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部分,權力之門,冷如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保密。”
半個月後。
徐浩東的《方案》,獲得了省委省政府的批准。
不久,雲嶺市政府領導班子也進行了重新分工。
為了參加市政府常務會議,在青山山區工作委員會工作的代市長孔正豪,以及兩位新副市長劉建偉和伍相傑,都從青山山區趕了回來。
孔正豪與臨時主持市政府工作的常務副市長陳修傑商量,尊重雲嶺市的老傳統,市政府領導班子分工會議,請市委書記徐浩東與會。
徐浩東本不想參加,但孔正豪和陳修傑有理由,二人是新官上任,去是支援,不去說不過去。
與會可以,但決不開口,徐浩東也堅持坐在旁聽席上,不搞喧賓奪主。
市政府領導班子的人數有點多,除了代市長孔正豪和常務副市長陳修傑,還有八位副市長孫洋、劉浚如、沈連文、陶書蘭、朱國平、劉建偉、于越、伍相傑,以及市政府秘書長兼市政府辦公室主任高海峰。
計劃趕不上形勢,徐浩東心裡感慨萬分,僅僅一年時間,市政府班子已經天翻地覆,只剩下孔正豪與陳修傑和孫洋三位“老人”。
會議開始後,孔正豪先宣讀省委組織部的檔案,檔案裡的一個主要內容,是為市政府班子裡的十一名成員排了座次,依次為孔正豪、陳修傑、劉浚如、孫洋、于越、沈連文、陶書蘭、朱國平、劉建偉、伍相傑、高海峰。
這個有點意思,檔案讀畢,大家起身,拿上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調整座位。這叫擺正自己的位置,大家都是面帶微笑,客客氣氣,懷著愉快的心情。
徐浩東注意到了幾個細節變化。劉浚如名列第三,與孫洋正好互換先後,可見上面對劉浚如的看重。不過孫洋總體不虧,一年前還是市政府秘書長兼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沒什麼好埋怨的。于越排在中上位置,比較客觀和恰當,儘管他資歷頗深,但到了雲嶺市就是“新人”。 沈連文和陶書蘭位置穩定,朱國平上任時間不長,劉建偉是技術型官員,伍相傑是掛職鍛鍊,高海峰是“大管家”,大家各得其所。
孔正豪接著宣讀省委省政府決定,並全文宣讀了《關於雲嶺市升格後機構設定和人事調整的方案》。
此《方案》正是徐浩東起草的《方案(草案)》,但這個正式公佈的《方案》,是以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及省編制委員會的名義公佈的。
徐浩東默默地聽著,將《方案》和《方案(草案)》做了比較,發現二者基本沒變,這也就是說,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他的改革思路。
個人事小,組織為大,《方案》的核心是市直管各鄉鎮街道,取消了一個層級,也就是不設區級權力機關。
為了加強對鄉鎮街道的領導,消除因取消區級權力機關而帶來的負面影響,《方案》決定設立一名專職副市長,主要負責領導和指導及協調各鄉鎮街道的工作。
這個專職副市長是劉浚如,其實這也是徐浩東的提議,所以劉浚如在排序中才能名列第三,僅次於代市長孔正豪和常務副市長陳修傑。
《方案》裡還有一個決定,雲嶺市的人事調整一步到位以後,要保持五個不變,辦公待遇標準不變,出差待遇標準不變,住房待遇標準不變,交通補貼標準不變,其他個人待遇標準不變。
作為改革的重要舉措,鄉鎮級權力機關得到了加強,《方案》決定將人大和政協作為鄉鎮級權力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
《方案》是省委省政府批准的,不容討論,市政府常務會議進入主題,班子成員的工作分工。
孔正豪宣佈他和陳修傑商定的分工決定。
代市長孔正豪領導市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財政局、地稅局、審計局、編委辦、市志辦,聯絡國稅局。孔正豪在青山山區工作期間,由常務副市長陳修傑代理領導市政府全面工作。
常務副市長陳修傑主持市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及物價、公安、人民武裝、司法、政府法制、政務公開、政策研究、機關事務、流動人口、金融保險、國有資產管理、鐵路、老幹部、信訪和駐外機構等方面工作。具體分管市政府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局、公安局、司法局、法制辦公室、信訪局、應急管理辦公室、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一二三四五政務諮詢投訴舉報中心即市政府直線電話受理中心、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行政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第三產業辦公室、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金融工作辦公室、國有資產管理局、機關事務管理局、軌道交通建設辦公室、公共資源交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