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重生三國之袁基,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發生?

很快就見一小校進得門來,連忙對著袁基跪拜道:“大人,小的是魏延將軍的傳信兵,奉徐庶參謀的命令特送來書信一封,請大人過目。”

郭嘉從那小校手中接過信函遞給了袁基,郭嘉心中也有些不解,對於徐庶他也有些瞭解,心思縝密應該不會出什麼大錯的,難道真和主公預想的那樣魏延出了狀況?

接過郭嘉遞過來的信件,開啟細細的讀了起來,看完後遞給了郭嘉,隨後對傳信兵道:“你去回覆徐庶參謀,告訴他事情我已知道了,讓他們繼續拖住曹*,但不可冒進。”

“是,大人。”傳信兵隨之躬身告退。

轉頭見郭嘉看完了信,便道:“奉孝你怎麼看信中所說?”

郭嘉思考了一下道:“按信中所說曹*的大軍被魏將軍所襲擾,拖住了其行軍速度,但按徐庶所說,曹*大概離函谷關只有二日的路程了,我們也要加緊攻打潼關進而去進攻長安了,否則函谷關的壓力會很大。”

“是啊,明日大軍就開拔,進攻潼關。爭取早日拿下潼關,這樣曹*就沒有什麼念想了。”

隨後袁基站起道:“張飛聽令。”

張飛趕忙站起道:“莫將在。”

“明日辰時帶領三萬軍馬先行出發,兵進潼關。”

“遵命。”說完就領命下去準備了。

“典韋。”

“卓你帶領四萬兵馬死守函谷關,曹*不日就將到達函谷關,在我們沒拿下長安以前切莫放過一兵一卒。”

“末將領命。”典韋接了令牌就下去了。

“荀攸留著函谷關,助典韋出謀劃策。其他一切照舊。”

“在下領命。”

“其餘人等,明日隨我進攻潼關,直取長安營救獻帝。”

“遵命。”餘人皆躬身拜倒領命

此時曹*營帳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曹*正和程昱等謀士商量著事宜,接著曹*就拿起筆寫了幾封書信,然後叫來傳信兵暗暗囑咐了一番就讓他們去了。一切顯得頗為神秘。

翌日清晨,袁基在城門外拉著荀攸的手暗暗囑咐了一番,就帶著大軍往潼關而去。

曹*此刻也拔營起寨了,而他去的地方並不是函谷關,至於去了哪裡卻不得而知了。

而魏延此時也得到了曹*拔營的訊息,也跟隨著曹*後面尾隨著。

一切事情都顯得朴樹迷離讓人頗為看不懂。

第二天下午,袁基帶著大軍到了潼關二十里外安下了營寨。

曹*的探馬此時也發現了魏延尾隨在其身後,隨即派了夏侯惇帶領一萬人馬阻截魏延,不讓其跟隨其後。直到晚上,曹*才紮下營寨,但看其行軍的方向明顯不是像函谷關而去。

而曹*的先鋒大軍許褚樂進已經快到達函谷關了,現在離函谷關只有三十里處紮下了營寨。

夜晚,袁基的大帳中,袁基和眾將領正端坐在帳中,大家正商議著明日攻打潼關的事情,袁基看著沙盤上的函谷關眉頭不由的皺起,腦中回想著潼關的一切資訊。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為華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衝,《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1'關名,又稱衝關。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是關中的東大門,西進長安東去洛陽的必經之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畿內首險,三秦鎮鑰,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就是形容潼關。

想著這些,袁基看了眼郭嘉道:“奉孝,潼關易守難攻,不知有何良策?”

郭嘉拱手答道:“主公,潼關和函谷關所不同,函谷關地處山谷之地,可有小路繞行,但潼關就不行啦。只能強攻不能巧取。”

“若是這樣,那會消耗頗多時間啊,若不能及時拿下長安恐怕有變啊。”

袁基點了點頭,但心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隨即嘆了口氣道:“只能等明日試探下潼關的虛實再說吧。”

第八十章 袁基戰敗(上架第四更求訂閱)

第二日辰時,袁基帶著大軍來到了潼關城下,看著這天下第一關,心中不由感慨,歷史上天下第二大關果然不凡啊,要不是身在三國,恐怕也見不到這雄偉的潼關。

“進攻。”隨著袁基的一聲令下,大軍如潮水般的衝向了潼關,袁基心中一嘆,時間緊迫啊,若非如此,他也不會這樣拿自己的兵士不要命的進攻潼關了。心裡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旖吻

邐邐

蝴蝶軼事

醇白

綠茶美人在七零

林阿律

港綜:你管這叫臥底?

白白了開水

爆寵醫妃之病王太腹黑

香雪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