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西進軍議,赤壁之崛起荊南,碩鼠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著周都督一路走那倒也行。只是我們三家齊入益州,這後路究竟該交由誰把守?周都督如今佔據江北岸,劉皇叔如今佔據江南岸,而我軍在沿江上下卻並無一個據點。萬一事情有變,有人要處心積慮設計害我,我豈不是自陷死地?”
周瑜笑道:“劉將軍此言差矣!你與我通行,何懼別人暗害?”
劉賢瞟了瞟劉備一樣,道:“這卻難說!別人能懷疑我會襲擊他的後路,我難道就不能懷疑他也會設計害我?”
周瑜道:“依劉將軍之意,又該如何?”
劉賢道:“我也要在沿江上下設立營寨,以便接應。此外,進取西川途中,巫縣、魚腹、朐忍等巴東地界的城池關隘,當由我掌控,如此,我才能放心。”
周瑜聞言,皺眉道:“劉將軍擔心的也不無道理。只是巴東郡地形複雜,關隘重重,乃我三家共同的退路,若全交給劉將軍,劉皇叔這邊恐怕就會寢不安枕了。”
劉備聞言,淡淡地道:“不錯,巴東郡乃是進出益州的門戶,讓哪一家單獨掌控都不合適。為公平起見,最好是各憑本事,誰打下來就是誰的。”
劉賢反駁道:“若是別處,自然誰打下來就是誰的。但巴東乃是我三家共同的後路,卻不能如此分派。”
劉備道:“怎麼不可以?若是賢侄出兵拿下了巴東,難道也願意分潤給我們嗎?”
劉賢笑道:“自無不可!”
劉備聞言,瞬間無語,雖然知道劉賢只是隨口應答,卻也無法反駁,只得轉頭看向周瑜。
卻見周瑜沉思了一下,道:“劉將軍擔心的也不無道理!巴東乃是益州門戶,實在太過重要,確實應該好生分派,以保證三家都後路無憂。”
劉備聞言,想了想,道:“既如此,那麼由三家共同掌控,如何?”
劉賢道:“如何共同掌控?”
劉備道:“巫縣、魚腹、朐忍三縣我們三家各佔一縣,如何?”
劉賢道:“不妥,若各佔一縣,終究不能連成一線,倘若有一家生出異心,其餘兩家的道路依然會被截斷。”
劉備道:“那依你之見,又當如何?”
劉賢想了想,道:“三家各佔一縣,我沒有意見。但同時各家也可以在其餘兩縣設立營寨,駐守兵馬,以確保道路暢通無阻。”
劉備沉吟片刻,道:“若如此,是否也要約定駐軍數目,以防有人包藏禍心,故意留下重兵,使得駐兵實力失衡。”
劉賢看了看劉備,點頭道:“為策萬全,自該如此。”
周瑜見狀,大笑道:“看來我們都達成共識了!如此甚好,這樣吧,三家在各自所佔的縣城駐兵一千,在其餘兩縣各駐兵五百,如何?”
劉備聞言,道:“我沒有意見。”
劉賢也點了點頭,道:“對於駐兵數目,我也沒有意見。但出兵益州的數量,是否也該有約定?”
劉備道:“此去益州,必有大戰,兵力自然是多多益善。劉將軍願意帶多少兵西進,都可以。”
劉賢笑了笑,道:“周都督剛才說已經準備了精兵三萬,戰船千艘,卻不知劉皇叔準備了多少兵馬?”
劉備淡淡地道:“我自然不敢和周都督相比,況且還要防備北方曹操,故而僅能出兵二萬。”
劉賢暗思:劉備有兵四萬五千人,出兵二萬,在荊州就還有二萬五千人,兵力還是不少。而周瑜全軍只有三萬四千人,就算加上駐守秭歸的益州降將襲肅的兵馬,也才三萬七千人,若是出兵三萬,在荊州就只剩下七千人了。守兵如此之少,周瑜能夠放心?而我軍在荊南原有五萬五千人,分了裴潛、高翔、賴恭、吳碭、曾夏、郝昭等幾路兵馬共計九千餘人入駐交州,如今還有四萬六千人左右。若是突然發難,襲取南郡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於是劉賢道:“這樣吧,進兵西蜀乃是大事,倉促之間我也難以決定。待我回去與眾將商議,看要帶多少兵,具體又該如何進兵。決定之後,明日我們再於此處相會,作出最終決定,如何?”
周瑜看了看劉賢,道:“也好!劉將軍畢竟才從交州回來,留些時間仔細權衡也無不可。不過出兵是必須的,但出多少兵卻可商量。我們明日再會吧,希望劉將軍的決定不會讓我和劉皇叔失望。”
當下三家散會,各領兵而去。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