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鼠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2章 且戰且退,赤壁之崛起荊南,碩鼠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黃初二年,季漢隆武元年五月二十四日,軻比能、步度根率領十餘萬騎兵逼近上垠,朱爍、崔林也率領二萬曹軍到達了上垠城外,田豫整軍出城,與曹軍小小地打了兩戰,忽聞軻比能派遣烏桓人王同、王寄兩部騎兵八千人繞道進擊遼西令支,朱爍也分兵截斷上垠南部入海口,欲要將田豫所部與趙累的海軍分割開來。
田豫聞訊,當即趁著曹軍尚未合圍,直接棄了上垠,往西邊逃往海陽,與此同時,趙累的海軍也往西移動,作勢欲要接應田豫。
朱爍聞訊,當即分兵佔了上垠,隨後聯絡軻比能,大軍繼續往西,追擊田豫。
田豫在寧河、還鄉河等險要之處佈設埋伏,連續擊敗了朱爍、軻比能等部前鋒,殺傷敵軍千餘人,最終成功退到了海陽。然而軻比能倚仗兵多,揮兵繼續四面合圍。田豫無奈之下,只得復又棄了海陽,在早前去到灤河東岸佈設營壘的解俊的接應下先一步渡過灤河,隨後便在東岸沿河佈設營壘,騎兵往來遊曳,阻止曹軍登岸。
軻比能命令麾下鮮卑騎兵捆紮皮筏渡河,被田豫察覺,率軍半渡而擊,斬殺過河的鮮卑騎兵三千餘人。
軻比能又欲要趁夜渡河,再被田豫沿河設定的斥候發現,一番激戰,再次折兵千餘。軻比能空自兵多,卻只能望著田豫之軍隔河興嘆。
事實上草原上也多有河流湖泊,鮮卑人中會游泳的人也不少,但草原上的小河流無法支撐起精良的造船技術,平素渡河要麼是尋淺水處直接縱馬過河,要麼是捆紮皮筏以渡,鮮卑人別說是大船了,便連獨木舟等小船的製造工藝都覺得高深。
當然,草原部落之間戰爭頻繁,自然也不是完全沒有遇到需要渡河作戰的時候,不過卻沒有那一個敵人像田豫這般將河岸防守的滴水不漏,難以攻打。
當下就聽素利道:“田豫沿河設防,我軍只在一處渡河的話,會被他半渡而擊,只有倚仗兵多,沿河上下分七八處一起渡河,如此一來,田豫兵少,必定會顧此失彼。我軍只要有一處渡過河去,田豫便無能為力了。”
軻比能聞言沉吟片刻,隨後笑道:“我軍自從進入長城以來,除了令支城和海陽城之外,其餘城池都未能成功奪取,長此以往,我鮮卑部眾即便能在塞內放牧,但堅固城池卻都被漢人佔據著,久而久之必定會如烏桓人一般,被漢人制約、分割,最終漸漸被吞併掉。這可就背離了我們南下進擊幽州的初衷了。幽州今後只能是我們鮮卑人的幽州,我們鮮卑人要佔據主導地位,而不能僅只是從屬於漢人。”
步度根道:“說的豪氣干雲,你又有什麼辦法去逼著魏國人將幽州的城池土地都交給你?”
軻比能笑道:“漢人有句老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直接去要,魏國人自然不肯。他們只答應讓我們去長城腳下放牧,我們以大軍需要牛羊為資糧作藉口,好不容易才讓魏國人同意讓我們將牛羊趕進塞內,分散在徐無、令支、上垠等地放牧。如今我們既然進來了,自然就不會再走了。不過若是輕鬆剿滅了田豫,魏國人便是不與我們翻臉,多半也會想著怎麼逼我們返回塞外。故而如今看來,田豫的存在是對我們有利的。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竭盡全力去剿滅他呢?如今我們連番渡河失敗,正好可以有藉口按兵不動,好讓魏國人來求我們。到時候便可以提條件了。”
步度根、素利、彌加、槐頭、厥機、闕居等人聞言,盡皆拜服。於是眾鮮卑人都駐紮在灤河以西按兵不動,曹軍主將朱爍、崔林等了兩三日,見鮮卑人再無動靜,頓時坐不住了,馳書去招軻比能,詢問眾人何時渡河。
軻比能回信推諉,說漢軍把守河岸十分嚴密,如今鮮卑騎兵連戰連敗,士氣低落,軍心思歸,已然不能再戰了。
朱爍、崔林聞訊,頓時大怒。就聽崔林道:“果然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軻比能等人擁兵十數萬騎,豈有不能渡過區區一條灤河之理?此必是推諉之詞。”
朱爍嘆道:“正因為鮮卑人兵多,故而也就生出了不該有的野心。原本陛下和朝堂諸公只是想徵調三五萬鮮卑騎兵助戰,卻沒想到鮮卑人居然傾巢而出,直接來了十五萬騎和三十餘萬老弱牧民。鮮卑出動這麼多人,絕不只是為了能在長城腳下放牧,必是對長城以內的魏土有覬覦之心。當此之時,鮮卑騎兵陽奉陰違,不努力作戰也就是正常的了。他們這是在待價而沽,想要爭取更高的利益呢!”
崔林道:“那該怎麼辦?難道要同意他們進入長城嗎?”
朱爍嘆道:“同不同意他們都已經進來了!在南方戰事尚未結束,我朝不能在幽州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