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部分,農家仙犬,博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悅的笑容。不過他手中那團泥巴中的泥鰍似乎感覺到了危險,竟然要拼命的往外鑽。
金貴跑得很快,連忙將魚簍子放到袁老的手下方。正好接著下落的泥鰍。
“嘿嘿,真是機靈!”袁老讚道。
屯裡人對羅老爺子捲起褲腿打著赤腳下田,早已是見怪不怪。這城裡人吃飽了沒事幹,特意跑到農村裡來過農民日子。像小孩子一樣捉泥鰍還有啥子稀奇的呢?
這稻田裡的泥鰍還真不少。農藥化肥一停,泥鰍的數量就慢慢地積累了起來。
“哎呀,這樣看來,這稻田高產並不是沒有理由啊。沒有了蟲害病害,這產量相應的可以提升至少百分之十。這土壤裡有泥鰍的活動,既可以改善稻田的土壤結構,本身也可以給水稻提供養分。真是一舉多得。農村稻田要這麼發展才有希望啊。”袁老說道。
“確實是這樣。你們研究出來的水稻再高產,應用到大田裡面,還是要靠農藥化肥來維持。品質如何能夠高得起來?”羅老爺子說道。
“就算用生物技術搞抗蟲抗病基因,風險先不說,同樣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良種策略僅僅是農田管理的一部分。栽培制度與管理水平也是同樣重要的。”袁老說道。
“走走,差不多了。咱們過去看看,小康測定出來的資料究竟怎麼樣!”袁老上了田埂,在水溝裡洗乾淨腳,依然捲起褲腿、打著赤腳,用手將皮鞋提起來。
“小康,怎麼樣?常規引數都測定出來了麼?”袁老老遠就問了起來。
“袁老師,資料很驚人啊!全面超越普通的水稻。”康燦說道。
“快,那資料過來我看看。”袁老說道。
“每穗谷將近七百,千粒重竟然達到了五十克。這些引數比普通的水稻足足高了近百分之五十。實在太驚人了。”康燦說道。
“其實這驚人的結果卻又帶著某些必然性。康丫頭,你可得好好總結一下這農田的特點,找找這農田高產的原因,這算是我給你佈置的作業吧。出來實習可不是旅遊觀光。得學習到一些真東西。”袁老說道。
“哎。我會好好總結的。”康燦笑道。
快到天黑的時候,來旺才將這一片稻田收割完。按照這個速度三天的時間應該足夠將這片農田全部收割完。不過這天氣難以捉摸。越是早些收割完畢,越是能夠早點放心。
“小趙。我們又見面了。”袁老率先跟來旺打招呼。
“袁老,您好。歡迎您到我們趙家屯來做客。”來旺笑道。
“我可是來取經的。你這稻田種植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迄今為止,這是我見到過的真正的有機大米生產,也是管理水平最高的種植基地。農田的生態系統最為完整。我真是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這一步的。確實非常不容易。”袁老說道。
“我其實都是瞎搞的。就是不想打農藥施化肥,用的都是土法子。沒想到效果還真不錯。”來旺笑道。
“你這土法子可不簡單哦。要是全國都用你這土法子,就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了。近些年,這大米都出現了不少問題啊。作為一個糧食工作者,我感覺到肩膀上的壓力很大。但是從你的農田裡,我似乎看到了中國水稻發展的新方向。如果所有的農田都能夠像你這一片農田一樣。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啊!”袁老笑道。
“你這麼說,我可真不敢。這一次也是運氣好。風調雨順的。還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推廣的經驗。”來旺說道。
康燦說道,“你這樣可不對啊。大家要是都保守,不將對農業有利的栽培技術推廣,那我們的農業怎樣才能發展起來。我覺得你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
“康丫頭,不可胡說。栽培技術也是一種知識。他又權利進行選擇。你這樣的態度是極其危險的。也是極其不正確的。”(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二章 捉泥鰍
“沒事沒事。這女孩子不過是隨便說說。其實我這裡真的沒啥秘密。完全就是運氣好。加上,趙家屯這裡的環境比較好。還真是很適合搞有機大米。”來旺說道。
康燦有些委屈,眼睛一紅,卻沒有再說什麼,只是低著頭,不停地用手扯著自己的衣邊。
羅老爺子也笑道,“小孩子不懂什麼。來旺這個人也很簡單,不會在意的。要說種植奧秘,來旺這裡還真沒啥奧秘。來旺基本上就沒去田裡看過幾回。田間的水肥管理都是請了村裡人管的。”
袁老早就消了氣,微微點了點頭,“那就應該是環境因素。我看了四周的野草也沒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