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霜黛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1章 在哪兒見過,皇妃,撒個嬌,辰霜黛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明志把板車前面的揹帶套在肩頭,兩隻手握住車把前端,向前拉動,帶動輪子運轉起來。香曼大姐和大黑扶著板車兩邊的側欄也幫著向前推動,二黑三黑則歡快的在前面跑著。
便宜娘鎖好門牽著小黑和李映雪的手,跟在大家後面,一家人浩浩蕩蕩地去趕集。
從村子南面向北走到村子中間,再向西行便出了村口,村子的結構十字型,早晨許多老人聚在這裡談論田間地頭,家長裡短。
“二伯母!五嬸!谷綠嫂!······”小黑很有禮貌地喚道。
“二伯母!五嬸!嫂子!······”李映雪仍跟著小黑後面見機行事的打著招呼。
“弟妹,今天全家去趕集啊!明志,我把東西放你車上了。他小嬸、谷綠也把東西放上去,跟老三家不要客氣。”大伯母邊笑著說邊把一個竹籃子放在板車上。
“映雪,昨天沒事吧!”谷綠嫂關心地問道。
“嗯,沒事了,昨天的事謝謝嫂子啦!”
“沒事就好,下次小心點!”
“映雪,翠花也不是有意的,昨天晚上還眼淚汪汪的,今天也沒跟出來,映雪啊,趕集回去有時間就去找翠花玩吧,否則,她不好意思去找你。”小嬸委婉的說道。
“小嬸,我知道了,我有時間就去。”李映雪爽快的應道。
“今天沾老三家的光了,路上輕便了許多,再說搭個伴也熱鬧。”五嬸又開口說道。
去集市的路還是比較寬的,可以同時容納兩輛牛車行駛,剛出村口時,看到村口左邊的水塘很大,許多婦人已在浣洗衣服和碗筷,右邊田野綠意盎然,碧綠的大山頂著飽滿的麥穗,蕓薹子已收花結莢,麻雀亂飛,驚魚亂躍,村子裡的人三五成群相約去趕集,享受著農忙前的清閒時光。
我們一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說說笑笑,半個時辰不到,終於來到集市。
李映雪穿到這,第二天就能來趕集,還是有點小激動,兩隻眼睛亂轉,四處打量。
主街道鋪設青石磚,由南往北貫穿整個小鎮。街道兩旁不僅有茶樓酒肆、當鋪作坊、銀樓醫館,還有青樓賭館、鏢局牙行。另一條街道呈東西走向,街道上早點鋪子、豬肉鋪、菜攤、相面卜卦、賣藝雜耍、胭脂水粉應有盡有,隨處都能聽見吆喝聲;粗布麻衣,綾羅綢緞交織穿行,讓人目不暇接。
李明志還要去送貨,於是二伯母、五嬸、秀蘭相互打過招呼,各自散開。
李明志把板車拉到了雜貨鋪子門口,停下來卸貨,夥計連忙去請孫掌櫃來點貨。
“小二哥,給我打一斤醬油,稱一斤鹽。”
李映雪尋聲望去,只見一位身穿青灰色襦裙的婦人牽著稚子,站在櫃檯前,拿出一個葫蘆遞給夥計。
夥計拿著葫蘆走到一口大缸面前,拿起專用的漏斗套進葫蘆嘴裡,放在大缸架著的一塊木板上面,用一隻手扶著,另一隻手拿起醬油提子沉進醬油裡,迅速地提溜出來,再慢慢倒進漏斗裡。
另一名夥計,已經麻溜地稱好一斤鹽,倒進婦人帶來的瓦罐裡。
婦人付了錢,把葫蘆和瓦罐放進竹籃裡,一隻手挎著竹籃,另一隻手牽著稚子離開了。
李映雪走了進去,東瞧瞧西望望,雜貨鋪裡的東西品種很多,正契合雜貨鋪的雜,有吃的、用的、生活上的,農事上的。大多數物件到了二十一世紀也只存於史書上,消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
便宜娘正在召喚夥計過來買種子,李映雪好奇地湊上前去,看一看這裡有些什麼品種。
“小二哥,這是辣椒,還是青椒種子。”李映雪用手指了指小酒盅裡的種子詢問道。
“這是聖女果,還是大番茄。”李映雪又用手指了指另一種放在酒盅裡的種子問道。
夥計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兩種種子是掌櫃正好去京城辦事捎回來的,前幾天剛捎回來,好像種在花園裡觀賞的,具體的我也不知道,要問掌櫃的才知道。”
“我還聽掌櫃說,好像是東家的商隊從遙遠的地方捎回來的,去年在花園裡試種,收的種子很多。掌櫃去京城正好聽說了,覺得稀罕就問東家每樣討了一點種子帶了回來。”
點好貨的掌櫃走了過來,接過夥計的話茬說道:“這兒,我還從沒聽說誰家種過。小娃兒,你是怎麼知道的?我也是覺得稀罕才從京城帶回來的,本想自己種的。誰知,我鄉下老婆子摔斷了腿,來了鎮上,沒時間侍弄,我就讓夥計放在了這兒。”
“我不記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