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濁世蓮,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子於經和女兒於秋素酷愛蓮花,纏不過兩人的一再央求,於守謙只好請人開了一個水塘,植上了蓮花。每到夏季,於家也就四處飄香,讓於經兄妹倆時常流連其間,樂而忘返。而此時,蓮花還未開放,不過看到花骨朵亭亭立上水面,兄妹倆也就每天會在水塘邊轉悠上幾圈,瞧瞧它們,迫不及待等候花發的心情不言而喻。
於鴻聽到小妹言語裡隱帶戲謔,笑道:“所謂知己難求,濂溪先生有你們兩個知音人,想必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我這種不懂花的人就不瞎攙和了。”
於秋素笑道:“可是大哥,你這麼不懂憐香惜玉,將來嫂嫂過了門,不小心受了你的委屈,怕你到時候也不一定知道。”
於鴻見她調侃自己,屈指在她額頭彈了一記道:“好哇!你敢來取笑你大哥了?膽子漸長了啊?不怕我治你嗎?”
於秋素微微一笑,撫著額頭假意討饒道:“不敢了,以後連心裡也不敢取笑大哥了。”
於鴻聽她這話說得,“嘿”了一聲:“難不成你平時盡在心裡取笑你大哥了?”
於秋素剛要開口,忽聽母親的聲音傳來:“鴻兒回來了?”
於鴻轉頭喊了聲娘,抬腿向母親走去,問道:“娘,爹在書房嗎?”
“是啊,你過去好了。”
“嗯。”於鴻點了點頭,轉身向父親的書房而去。
第二章 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此時的於守謙正在書房揮毫潑墨,描繪山水丹青,他素愛清靜,很少出門,只埋首家中著書立說,閒來吟詩作畫,倒也自得其樂。
“爹。”
“嗯。”於守謙忙著作畫,也沒工夫抬頭,只草草應了一聲。
“爹,現在官衙正在四處通緝大盜李雲龍,城門口也在盤查,搞得人心惶惶的。”
於守謙的筆頓了一下,抬頭遙想了一回,說道:“想不到他今日更比當年神秘莫測。”隨即又道,“風聲緊嗎?”
“我也是剛剛在茶館聽人在談論。”於鴻於是把在茶館的見聞敘說了一遍。
這天,於鴻的一個好友拉著他去一家茶館小坐,兩人落座不久,就聽得一些酒客在說這件事情。
“說起來,這李雲龍當真神龍見首不見尾,官府抓了這麼多年都一無所獲。”一個人說道。
“不是說去年他在京城王府裡轉了一圈,留下‘李雲龍’三個字後,就大搖大擺走了!王府這麼多護衛親兵,愣是沒見著他人!就能想見他的厲害了!”
“聽說他飛簷走壁,爬城門如履平地。”
“難得的是他劫富濟貧,實在令人欽佩!”
“這李雲龍當真是條好漢!”眾人眾說紛紜。
“噓!……”一名酒客見到一隊捕快從酒館門口經過,趕緊示意,“小點兒聲,現在官府正在四處拿人呢!可別被官府的人聽到,招惹來是非。”
“沒想到他居然這麼厲害!”於鴻講完自己又加了一句,面露景仰之色道,“實在是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怎麼說話的!不是讓你要謹言慎行的嗎?”於守謙皺眉瞪了一眼兒子後,思緒被拉回到了十年前。
那一年,蘇州城裡忽然出了個劫富濟貧的盜賊,引得官府四下緝拿。那時許氏腹中正懷著幼女,於鴻也才八九歲年紀。那天天色已晚,一家三口正在家中逗弄憨態可掬的小兒於經。正當其樂融融間,忽聽大門邊的柴房門“砰”地一聲,似乎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於守謙怕夜入盜賊,趕緊過去檢視,於鴻也毫不膽怯地跟了出去。誰知竟和一個十八九歲的陌生後生撞了個正著。那後生站在柴房內和主人兩相對峙,雖然他強裝鎮定,但是臉上還是難掩慌亂之色,而且單手捂胸,顯是受了內傷。正當於守謙要質問此人何以夜闖私宅的時候,門外已經響起了喧譁的腳步聲,然後是一連串叫囂著的拍門聲。
他料想這後生定是遭外邊人追截受傷,才躲入自家屋內,先不說外邊叫門的是些什麼人,只打量這後生,看他年紀甚輕,又見他帶傷在身,於是有心救他脫身,遂對著柴房門催促道:“藏進去!”一邊交代兒子不要聲張,然後便去應門。
等開啟大門,一眾捕快魚貫而入,捕頭直截了當朗聲問道:“可有人闖入?”
於守謙平靜地否認後,捕快李帛稔認得於守謙,遂向捕頭暗示道:“這位是於守謙於先生。”
那捕頭也聽過於守謙的大名,遂命手下草草搜看了一下,就命令收隊,向於守謙拱了拱手道:“於先生,因為抓捕李雲龍,打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