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空白協議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世紀之痛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調查,空白協議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整###個月的時間,家庭、學校和社會上的其他親人鄰居,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她的變化,其間就包括天天看管她的爺爺奶奶。
在留守孩子中,由於爺爺奶奶看管能力問題而導致孩子傷殘、死亡的事情時有發生。一次,筆者在一個鄉就留守孩子問題組織幾位鄉鎮宣傳委員和婦聯主席座談,就聽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兩歲的孩子感冒了,奶奶拿出一包藥衝了就給孩子喝,孩子見氣味不好聞,哭著吵著不吃,奶奶就強行將沖劑灌進了孩子喉嚨裡。不到半個小時,孩子氣息全無。奶奶哭得死去活來:村醫告訴她,她餵給孩子的竟是一包“毒鼠強”。
除了客觀上的能力的問題,從主觀上,隔代撫養還有個想管但不敢管的問題:又不是自己的親生孩子,說輕了、說重了,都不好。“我們怕,其實學校老師也怕”,“你想他爹媽不在身邊,萬一出了啥事,哪個擔得起?所以對孩子只能管吃飽,管穿暖,別在學校鬧出事來,就算萬幸”。
這種“不敢管”、怕“擔不起”的態度,客觀上縱容了孩子,也傷害了孩子。網以《父母國外打工三年,十四歲兒子成搶劫犯》為題報道過這樣一件事:十四歲的小雷,父母長年在韓國打工,年幼的他跟隨著姥姥、姥爺一起生活。小雷花錢大手大腳,並沾染了打架鬥毆的不良習氣。姥姥、姥爺管教他,小雷不但不聽,還威脅他們:“再管我就離家出走!”一想到女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