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重生之抗戰悍將,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自第127師師長陳離以下也傷亡四五千人。滕縣整個陣地化為灰燼。進犯的日軍傷亡也十分慘重,死傷達2000餘人。王銘章將軍前言必踐,率自己的3000名川軍子弟兵用生命為李宗仁贏得了4天寶貴的時間,為臺兒莊大捷鋪平了道路,使得湯恩伯,孫連仲所部,可以有時間在臨城和臺兒莊一線佈設防禦陣地。
國民政府為表彰第一二二師在滕縣英勇殺敵的事蹟,特為該師立碑記功,並追授王銘章陸軍上將軍銜。王銘章的靈柩經武漢、重慶、成都運到他的家鄉時,沿途民眾紛紛舉行悼念、祭奠活動。
悼念會上,蔣介石發表講話,他說:“各位,王師長是位愛國的軍人,是一位熱血男兒!他在滕縣拿3000人抵擋日軍迂迴部隊1萬多人,他是何等的勇敢!上月16日早晨,戰事開始,王師長率部浴血抗戰,肉搏八小時。當夜日軍由東關向城內開炮,城牆被轟塌兩處,王師長便命令用食鹽千包填塞缺口,他是何等的機智!17日早晨,日軍大批包圍四城,飛機大炮猛烈轟炸之下,日軍坦克衝進城,城裡彈如雨下,火焰漫天,王師長不但不退,還帶了參謀長趙渭賓、團長王麟、縣長周同等登城督戰,他又是何等的壯烈!直到下午,局勢更壞,援兵當時已經開到,可是同日軍援兵遭遇,進不得城,救不得他,王師長先是腹部中彈,繼而舉槍自殺,趙參謀長和王團長也先後陣亡。縣長周同看見這種情形,便對左右說:全國失陷的縣城不知有幾百個,但還沒有聽說縣長慷慨殉職的,我願意死在這裡,留一青名於後世!周縣長說罷,從城樓上一躍而下,墜城殉國。剩餘計程車兵還在煙火彈雨中同日軍死拼,3000人突圍而出者,不到一成,他們又是何等的壯烈!”蔣介石頓了頓,繼續說,“要抗戰便要流血犧牲,不是在嘴上嚷嚷就算的,王師長是個模範軍人!”
最後,他號召全軍將士以王銘章為楷模,不惜殺身成仁,堅決抗戰到底。
新編十四師,則是在師長的命令下,營區國旗下半旗,所有人員佩帶黑紗,以示為殉國將士戴孝。劉建業還把蔣委員長在王將軍的追悼會上的講話,印刷以後,下發到所有的連隊,由各部隊的政訓人員,向官兵講明122師的光榮事蹟,激發起士氣,鼓勵他們在未來的戰鬥裡面,和鬼子血戰到底,決不向鬼子低頭。
這裡,不能不提一句,第五戰區為了解救在滕縣和日軍第十師團瀨谷支隊浴血奮戰的122師,多次命令從商丘調來的湯恩伯第20軍團馳援滕縣。可是,湯恩伯卻以所部王仲廉第85軍距離滕縣距離較遠為理由,並未採取實際行動,坐視友軍奮戰到了最後一刻。
第四十八章 … 桂系巨頭
臺兒莊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線,南接隴海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軍如攻下臺兒莊,既可南下趙墩沿鐵路西進,攻取徐州,又可北上策應坂垣師團,斷張自忠、龐炳勳各軍後路。
在進攻滕縣之時,日軍瀨谷支隊於3月17日攻陷臨城。18日磯谷師團分兵南下,直撲韓莊、嶧縣,咄咄逼人。此時湯恩伯兵團奉命從河南歸德和安徽亳縣馳援臨城。由於路途遙遠,僅先頭部隊到達臨、嶧地區。守嶧縣的第二十二集團軍之八十五軍一個團傷亡慘重,團長陣亡。敵人佔領韓莊後企圖渡過運河,直取徐州。
蔣介石判斷日軍志在爭奪徐州,便帶著副總參謀長白崇禧來到徐州視察。李宗仁將臺兒莊戰役的腹案向蔣介石作了報告後,蔣十分贊同。他說:“打仗氣可鼓不可洩。日軍有”不可戰勝“之神話,我認為要透過臺兒莊戰役,打破這個神話!且見今日之事態,只要我們有最後五分鐘之堅,則此神話必破無疑。”
李宗仁向蔣提出了要將白崇禧留下,協助他運籌臺兒莊戰役的要求,蔣介石考慮後,同意了他的請求。
白崇禧認為日軍在徐州有可能要採取南北夾擊中國軍隊的企圖,中國軍隊兵力數量上雖多於日軍,但日軍兵員的素質相對比中國軍隊要高,在他們的頭腦中,有武士道精神作支撐,中國軍隊難以阻擋日軍的步伐。因此,他前往徐州之前,有著重重的顧慮,他擔心這一仗凶多吉少,對能取勝日本人更是沒有把握。行前,白崇禧主動到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向周恩來、葉劍英請教對敵作戰的方略。當時的國共兩黨,正處於雙方第二次合作的蜜月期,高層官員之間的互相公開造訪,並不稀奇,軍統也對此不加監視。
周恩來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日軍佔領濟南後南下,幾乎是長驅直入,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中,氣焰非常囂張。周恩來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