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部分,重生之抗戰悍將,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的時候有時不得不低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包括孔家在內的不少國民政府的高層都不能隨意的控制那些租借物資,也就在利用這些物資謀取私利的方面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9月1日,史迪威從印度回到重慶,他為反攻日期的日益迫近感到興奮,同時也為作戰準備感到擔憂。第二天,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上將交給他一份準備在桂林整訓第二批30個師的名單,這又激起了史迪威的希望和熱情。9月份,他一連向最高統帥遞交了4份報告,詳細闡述了他對中國戰區整訓和作戰的具體設想。在9月16日的一份報告中,他甚至建議國民政府和陝甘寧邊區政府的軍隊,向華北日軍的側翼發動一次聯合進攻,並要求向包括第十八集團軍部隊在內的西北部隊“給予充分的供應”。這毫無疑問是會觸怒那位最高統帥的。這個提議,如果在國民政府內部,恐怕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提出來的,也只有像史迪威這樣的純粹的政治感覺非常遲鈍的軍人,才會提出這樣的提議。

10月7日,史迪威從重慶趕到新德里會見了蒙巴頓和索默維爾。

蒙巴頓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1900年6月25日,他生於英國溫莎的王室家庭,曾祖母是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從他哇哇落地就已經獲得皇家海軍上校的終生榮譽軍銜。父親巴登堡親王路易斯原系德國王室成員,後放棄德國國籍,參加英國皇家海軍,曾任海軍參謀長兼第一海務大臣。由於優裕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蒙巴頓從小就能說流利的德G和法G。13歲時,他便按照王室子弟正常的成長道路走進了奧斯本皇家海軍學校。然而,他的人生之路剛剛起步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蒙巴頓的父親因原籍為德國,在英國國內一片反德聲浪和極不信任的氣氛中,被迫辭去了在皇家海軍裡的一切職務。當時,少年蒙巴頓也因此備受歧視、屢遭侮辱。不幸的境遇極大地刺激了他的進取心,從此一改往日悠閒貪玩和懶散的毛病,刻苦攻讀,進步飛速,最後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於達特茅斯海軍學院,成為一名正式的海軍軍官。

加入皇家海軍後,蒙巴頓先後在“雄獅”號、“伊麗莎白女王”號、“復仇”號等戰列艦任初級軍官。1927年起在地中海艦隊任無線電通訊軍官,有過20多項發明和改進措施,工作極為勤奮。1934年,他出任“勇敢”號驅逐艦艦長;1939年8月,擔任“凱利”號新型驅逐艦艦長。二戰全面爆發後,蒙巴頓指揮“凱利”號驅逐艦參加了克里特島海戰,擊沉了德國“凱克”號等艦艇多艘。1941年5月,“凱利”號驅逐艦被德國飛機擊沉,但蒙巴頓倖免於難。

1941年10月,英國首相兼國防大臣丘吉爾任命蒙巴頓為聯合作戰總部負責人,並指示他為進攻歐洲的登陸作戰和而後向大陸推進的作戰提出指導思想,訓練兩棲作戰部隊。1942年8月,蒙巴頓指揮部隊對法國西北部的迪耶普港實施了試探性襲擊,這次登陸行動雖然失利,但為後來盟軍諾曼底登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所以,在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成功之後,丘吉爾、馬歇爾等人致電蒙巴頓稱:“我們知道登陸作戰的妙計和這次冒險的成功,都與你和你曾領導的聯合作戰總部的參謀人員的努力分不開。”

史迪威對居於一個比他年輕17歲的統帥之下,並沒有感到什麼不快。他和蒙巴頓的第一次會面十分融洽,日記裡留下了他對蒙巴頓的第一印象,“路易斯是個好人”,“精力充沛,厭惡消極和保守”,“非常真誠友好”。蒙巴頓沒有提起宋部長對他說的話,只是表示希望中美英三國在這個戰區的合作能像“一個幸福的家庭”。顯然,蒙巴頓也早就知道這個他名義上的副手以尖酸冷刻著稱於美軍,刻意的儘量保持兩人之間的良好關係。

10月15日,史迪威和索默維爾一同飛抵重慶。第二天,當索默維爾去會見最高統帥的時候,一場醞釀了許久的疾3暴雨突然向史迪威襲來。最高統帥在宋部長的鼓動下,明確地向索默維爾表示,史迪威必須被解除職務。史迪威在當天的日記裡這樣描述“一條響尾蛇沒有發出響聲就咬人了”。

出人意料的是,最高統帥的“攤牌”,竟引出了戲劇性的變化。

最高統帥夫人和大姐孔夫人一起找到最高統帥,堅決反對撤換史迪威。她們認為:“如果你使這位美國英雄失去在中國的指揮權,那麼你在美國就會非常不得人心,那就可能得不到他們的飛機大炮或其他任何東西。”原來,從9月中旬開始,兩位宋女士突然改變了對史迪威的態度,多次主動找史迪威密談,表示支援他的軍事改革方案。她們圍繞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