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部分,重生之抗戰悍將,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位:不列顛聯合王國准許中國在緬甸的軍隊及其裝備到印度避難。有一點需作說明:按照國際慣例,貴軍入境前須申報難民身份,由英國軍隊矛以收容,並在指定地點集中管理,諸位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在此協商解決。我的話完了。”

會場裡一片難堪的沉默。

很明顯,英國人達到了目的。他們既有理由從容不迫地撤出緬甸,又能體面地收容中國十萬大軍,這些軍隊日後還能幫助保衛印度。這樣的好事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將軍卻無地自容。他們原本到緬甸來是為了拉英國人一把,不料反倒成了難民,落到被人家收容的地步,這豈不成了天大的笑柄?!

杜光亭站起來發言:“先生們,我的部隊不能接受亞歷山大將軍的好意。既然我們從中國來,就該回中國去。我想我有自己的國家,不必上印度去做難民。我相信日本人擋不住我的道路,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話。”

亞歷山大做個遺憾的手勢,寬鴻大量地表示理解。

“如果杜將軍什麼時候改變了主意,我本人隨時表示歡迎。”

羅長官悄悄阻攔杜光亭:“我們應該先向重慶請示在說。”

杜光亭沒有理睬,厲聲回答:“謝謝閣下,杜光亭決不會改變主意,除非我不再是軍長。”

史料載:“……杜光亭戴上軍帽,凜然退場。”

史迪威無動於衷地喝著濃咖啡,把玩咖啡杯子,咖啡的苦味悄悄在嘴裡漫延。他突然覺得自己處境同喝咖啡很相似——本來可以放一把糖,可是人們偏偏喜歡自討苦吃。緬甸之戰遠甚於咖啡之苦,它簡直是一場惡夢,把人折磨得要瘋。好在這一切就要結束了。史迪威唯一自慰的是沒有像新加坡和菲律賓盟軍那樣掛出白旗投降。

第二百五十一章緬甸悲歌(十六)

杜光亭一走,羅長官再也坐不住了。他只是個空頭司令,既約束不了杜光亭,又得罪不起史迪威。於是他左右為難了一陣,也悄悄抓起了帽子。

“羅將軍大概打算跟我上印度去,對嗎?”史迪威突然抬起眼睛,諷刺地問。

“不不……將軍,你知道,我得立刻向最高統帥請示。”這位有職無權的總司令結結巴巴地解釋。

“你又錯了,你該先向我請示才對。可是我命令你一個人撤退到印度有什麼用處呢?”史迪威說。

羅長官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終於嘆口氣,抓住帽子的手又慢慢鬆開來。

令人不堪忍受的沉默沒能持續多久,屋外響起了尖銳的空襲警報聲。很快天空中傳來日本飛機的呼嘯和掃射。會場大亂,人們紛紛跑到屋外去躲避。羅長官趁機抓起帽子,連蹦帶跳地溜走了。屋子很快空下來,會場上只剩下兩個面對面坐著穿軍服的人:一個是銜著雪茄煙滿不在乎的英國紳士亞歷山大上將,一個是抽著菸斗若無其事的美國中將史迪威。

“先生,我能幫什麼忙嗎?”四目相對,這回亞歷山大沒有擺架子,誠心誠意地問史迪威。

史迪威朝他探探身子,嘟噥了一句《聖經》上的話:“洪水到來的時候,先知說:”有罪的人們,從頭開始吧‘“

“不錯,讓我們從頭開始吧。”亞歷山大擠擠眼說。

他們笑起來,碰了碰咖啡杯,彼此感到接近了許多。後來亞歷山大沒有食言,他果然在印度給史迪威提供了許多方便。

意外的情況突然發生了:一顆炸彈落在了會議室門外的花臺上,猛烈的氣浪掀掉了門窗和半個屋頂,掀翻了會議室裡所有的桌椅和陳設,濃烈的硝煙和灰塵弄得屋子裡什麼也看不見。當人們衝進屋子裡搶救兩位總司令時,才發現兩位紳士都被壓在桌子下面,弄得一頭一臉都是灰土。幸好日本炸彈威力尚不算強大,否則盟國政府當天就向全世界釋出一則令人悲痛的訃告。

當天,在向後方撤退途中的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部隊遭到日軍追擊部隊的和空中飛機的襲擊,部隊陷入混亂狀態。第六軍甘軍長和第六十六軍張軍長慌亂之中,放棄了已經一片混亂的部隊,乘坐同一輛裝甲車,一口氣跑回了中國國境之內的保山縣城。

二十九日,羅斯福總統從大洋彼岸打電報給最高統帥,保證美國一定要“打破日本的封鎖,重新找到一條把飛機和軍火送到中國的有效途徑。”

三十日,鑑於日軍兩翼繼續推進,盟軍加快撤退步伐。史迪威兩次電告杜光亭向印度境內轉移,均被置之不理。

三十日下午,遠征軍總司令羅上將悄悄離開指揮部不辭而別。他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