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鹽汽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正旦五,崇禎有艘萬噸輪,半瓶鹽汽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比於後世政府報告,黃立極宣讀的詔書還很粗糙,但這種將這一年中朝廷所有的大事向眾臣公開的方式,很快便獲得了群臣的認可。

而且這份詔書還會以邸報的形式轉發各個州縣,要讓大明所有的官員都能看到。

因為崇禎元年的內閣報告還很粗糙,一些關於稅賦的收入和支出、軍隊的斬獲等等因為涉及機密,並沒有公開,所以大約兩刻鐘的時間,黃立極便宣讀完了。

總體來說,崇禎元年的局勢還算穩定,對外及對內的戰爭都取得了勝利,民變還沒有成氣候,而且在朱由檢的主導下,各地的災荒也得到了一定的賑濟。

大明雖然還是在崩潰的邊緣,但相較於天啟七年的情況,相對的要好轉了一些。

不過殿外的群臣們對於天子臨時的加的宣召環節,還沒有緩過神來,在金吾衛將詔書的最後一行字傳遞到最角落的臣子耳朵中後,群臣還沒有反應。

群臣都有些愣了,對於臨時加的朝會環節,群臣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

不過這也難不住禮部的官員,對於群臣的任何反應,提前都做了預案,很快韶樂又起,這下群臣明白了,在禮樂之中開始跪拜稱頌天子。

因為人多,光是全部跪拜完畢起身的一套流程下來,就花了三五分鐘的時間。

待所有人站定,朱由檢便繼續了他的傳統環節,說吉祥話。

不過朱由檢也沒有照著之前的劇本來,雖然鼓舞臣工的話說了不少,但重點還是放在了對黃立極那份詔書的點評之上。

針對崇禎元年的工作,朱由檢撿著主要的大事進行了評價。

對於參與內外戰事的文臣武將則提出了褒獎,對於引發民變的貪官汙吏則又拉出來鞭屍,對於各地受災的百姓則表達了感同身受,並表示朝廷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災民。

最後則是熱情洋溢的講話,號召天下官吏要愛民如子,大明百姓要上下一心,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朱由檢訓話之後,所有人都知道怎麼做了,沒有再等禮部的韶樂,全都匍匐在地三拜九叩。

然後便是官員們熟悉的接見藩國使節覲見賀表的環節。

朝鮮、倭國、琉球、安南、真臘、占城、虎墩兔等十幾個藩國和藩王的使節一一上前賀表,然後一通彩虹屁拍完,就等著大明天子的賞賜。

朱由檢也沒有讓他們久等,待人家拍完馬屁之後,便命宦官送上回禮。

不過以往的時候都是禮單,這次卻是實物了。

但看到實物之後,大部分使節的臉瞬間便綠了,但礙於顏面也不敢發作,只得惺惺的拜退謝恩。

以往的正旦大朝會的使節覲見環節,是各國使節收穫的日子,雖然比不上朝貢之後的回賜多,但還算可以,回去之後再給禮部的官員打打嘴仗,還能把禮單暗中翻上一番。

自從明朝禁海以後,除了東南沿海的走私貿易,大明周邊國家獲得明朝商品的途徑便只有朝貢體系了。

為了獲得更多的明朝商品,有的藩國連臉都不要,甚至一年會朝貢十幾次,比如倭國、朝鮮。

當然這裡面肯定不全是真的使節,藩國商人們偽造國書假扮使節的事也不勝列舉。

但大明從皇帝到權臣,全都好這一口,甭管真的假的,人家來送禮了,還是很高興的,當然大明也不全是冤大頭,對於那種拿幾個人參珊瑚倭刀來的使節,也就隨便弄些絲綢瓷器打發了。

不過對於假使團,雖然回賜的商品不多,但還是能讓這些假扮使節的商人們狠狠的賺上一筆的。

但從今日朝會的情形來看,再想拿幾個人參、破珊瑚,然後說幾句吉祥話,就獲得豐厚賞賜的日子似乎不存在了。

而且面對大明賞賜的回禮,使節也說不出什麼來,刻有朱由檢親賜藩國皇帝字樣的青花瓷、繡著崇禎二年大朝會紀念字樣的精美刺繡,這些雖然不能拿出去賣了,但因為有大明皇帝背書,誰說不是價值千金。

可儘管價值千金,但也只能帶回給本國的藩王了,使節及他們背後的商團是沒有辦法再從中漁利了。

不過朱由檢也沒有徹底斷了他們的財路,待使節覲見環節的最後,朱由檢則表示,歡迎各藩屬國來天津市舶司開展貿易。

而且只要是合法的貿易,並按規繳稅,大明將沒有貿易額的限制。

儘管使節們也知道好像在年前,京師東面的一個衛所開海了,但因為身份限制,也沒人去那裡實地檢視。

今日聽到大明天子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