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鹽汽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改土歸流,崇禎有艘萬噸輪,半瓶鹽汽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承恩話語剛落,殿中立時一片譁然,六位內閣輔臣顧不得殿前失儀,紛紛交換起了眼色。

“陛下,若把把土司改成流官,那土司不都得造反了。”

張瑞圖率先出班搶辯了一聲,土司改成流官當然好,都改成跟鄭儒新一樣的朝廷命官才好呢,到時候,若是不順朝廷之意,只派兩三錦衣衛緹騎便可。

誰都知道土司改流官好,但那前提得是可行,貿然改流官,恐怕整個西南和湖廣將爆發更多的奢安之亂了。

“鄭儒新撮爾小官,眼光也只在贛州一地,大明羈縻土司成百上千,貿然改動,恐引起打亂,陛下三思啊。”

孫承宗上前一步,說完便拜了下去。

隨後一眾閣老也跟著跪拜勸諫,“陛下三思”的山呼立刻充斥在朱由檢的耳邊。

“急什麼,等唸完再說。”

改土歸流其實在明太祖時就已經推行,朝廷當初設宣慰使、宣撫使等官職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以後的改土司為流官做準備,甚至連官職都給提前定好了。

而且在一些靠近大明統治中心的地區,改土歸流已經實行好幾年了,隨著朝廷勢力的滲透,這些地區的土司制度早就土崩瓦解了,歷經二百餘年,這些地區已經被漢化的差不多了。

但後來,隨著明朝國力的弱化,對於偏遠山區的控制力進一步減退,改土歸流一事便被逐漸的放棄了。

而且朱由檢想起改土歸流的政策,還是得益於後世的記憶。

在那份記憶中,改土歸流應該是出現在清朝,但當朱由檢命人查詢明朝歷代對於土司政策的變化時,驚訝的發現,早在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已經在推改土歸流的事了。

而且在這個方面做得最好的還是雲南的沐英,也就是後世出現在各種影視劇的沐王府第一代王爺。

朱由檢對此大感驚奇,同時也對原本歷史上清朝的文字獄政策更加憎恨,那已經不只是文字獄那般簡單了,比之秦朝的焚書坑儒更甚一籌,歪曲事實暫且不提,光是禁錮思想,就給華夏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

收回思緒,朱由檢命王承恩接著往下念。

“臣聞今日,朝廷出大軍圍剿奢安叛軍,天子聖明,將士用命,想必不久叛亂將會被平定,此臣深信不疑。”

對於表忠心的吉祥話,這位贛州知府頗有心得,殿中六位輔臣定了,直在心裡撇嘴,一個倖進之徒的大帽子應該是扣定了。

“但臣卻有疑慮,此事關國事,臣不得不稟。”

但閣老們還未從鄙視的心思中迴轉,這贛州知府倒是先轉折了。

“朝廷平定貴州之後,對於水西安氏以及跟隨叛亂的大小土司如何處置,當早作計議,且臣斗膽直言,水西安氏畏威而不畏德,此已有先例。”

“臣建言,趁朝廷軍鋒尖利,當一舉將水西及其他各番土司一併剿滅,此名正言順,且朝廷大兵壓境,當無人敢抗拒天威。”

王承恩話音剛落,殿中又是一片譁然,朱由檢無奈敲了敲桌子。

‘自己是不是把殿中負責維持會議秩序的都察院御史撤了有些不妥啊,近來這些閣老們有些不注重殿前儀表了,看那李國普的朝服都有些皺把了。’

朱由檢喃喃自語了兩句,隨後對王承恩高聲道。

“繼續念。”

王承恩立刻回了一禮,隨後便又開始念。

兩相比較文官和宦官的態度,朱由檢也有些理解為什麼君王都喜歡用太監了,這恭順不是一般文官能比的。

“平滅土司之後,朝廷便可派官員去各部土司進行治理了,再設軍衛屯守,再配合教化,一代之後,番民便只知朝廷,便不知土司了。”

“貴州番民此次叛亂,雖生靈荼毒,但對朝廷儘快在貴州實行改土歸流卻是難得之契機,當一鼓作氣,除滅貴州土司。”

聽到這裡,殿中閣老們臉色稍微好了一些,心道這贛州知府的奏疏也不失一條好策略。

若是能趁著朝廷軍威,先在貴州一地改土歸流,倒也不是不可,反正土司的精銳已經在永平谷之戰中損失殆盡,強行改土歸流,也不怕那些番民造反。

朱由檢將內閣諸臣臉色的變化都看在了眼裡,這些閣老雖然有時候會有些迂腐,但一旦說明了,倒是接受的很快。

“臣在贛州十餘載,對土司治下的番民略有了解,土司治下不同於我大明,其治下子民多以部落形式聚居,因其各部均無文字和律條,土司對於普通番民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其權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