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鹽汽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地產生意與能源生意,崇禎有艘萬噸輪,半瓶鹽汽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朝的京城地處北方,冬季較為寒冷,無論高門大院還是低矮窩棚,均有冬季取暖的需求。
當然高門大院多用木炭取暖,不僅乾淨而且基本無煙,不過價格可就貴了。
小門小戶用不起木炭,大多燒煤取暖,煤多來自西山,經過曹化淳一年多的軟硬兼施,大元帥府的西山煤業如今在西山也是響噹噹的名聲了。
朱由檢去看過普通人家的取暖設施,基本就是一個火盆,不僅不符合充分燃燒的原理,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熱力使用效率底,除了取暖基本也無他用。
更為關鍵的是,因為煤炭燃燒不充分,極易引發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冬天,京城都有數百人因為這個原因死亡。
即使是宮中,因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事,也屢有發生,直到朱由檢改造了宮裡的火龍,這個情況才杜絕了。
所以朱由檢便想起了後世蜂窩煤爐和蜂窩煤,結構簡單,易於生產。
相比於火盆,後世的蜂窩煤爐子更符合燃燒的基本條件,燃燒不僅更加充分,而且熱力的利用率也更高,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燒水煮飯。
更為關鍵的是,若是做好通風,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將會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蜂窩煤部分黃泥的構成,還能降低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讓更多的百姓能夠用得起。
而且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蜂窩煤爐子還可以教給百姓自己搭建,有黃土、青磚和幾根鐵條就行。
朱由檢相信華夏人民的聰明才智,只要把爐子的式樣散播出去,不愁百姓學不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