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鹽汽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佈局,崇禎有艘萬噸輪,半瓶鹽汽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朱由檢的出現以及朱由檢推行的對金禁運政策,讓原本歷史上的朝鮮,在崇禎元年又多遭受了金國的一輪軍事壓榨。

而朝鮮國王迫於金國的軍事壓力,無奈和金國芶結了藩屬關係,從明朝的藩屬國,徹底的成為了金國的藩屬國,這比原本的歷史早了八年。

對此,朱由檢讓內閣以大明的名義對朝鮮發表了嚴厲的斥責宣告,並不再承認朝鮮的藩屬關係。

對此,朝鮮國王極其委屈,一面委身屈於金國的淫威之下,一面偷偷遣使與明朝聯絡,訴說自己的不容易,希望大明予以諒解,並儘快派王師登岸,趕走侵略者。

對朝鮮明面上的態度,朱由檢頗不以為然,但暗地裡則依靠東江鎮和剛剛組建的北海艦隊,支援朝鮮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活動。

對於滿洲女真,朝鮮從國王到庶民那是一百個都瞧不起的,除了幾個數典忘祖的賣國賊,大部分的底層百姓還是希望明軍能像壬辰年間抗倭一樣,幫著朝鮮將金國趕出去的。

甚至當聽說明朝的楊鎬又重新掌遼東戰事之後,又不少朝鮮百姓歡欣鼓舞,期待楊督師再次幫助朝鮮人民復國。

對於朝鮮的人心所向,朱由檢十分感謝他名義上的爺爺,那個腳有毛病,不喜歡上朝的萬曆皇帝,兩次援朝抗倭,打下了明朝之間的友誼。

於是,在朱由檢的受益之下,東江鎮暗中接納不甘心女真統治的朝鮮義士,並對他們進行組織訓練,配發武器,組建朝鮮反抗軍。

訓練成熟後,便藉助北海艦隊的船隻,將其送到朝鮮半島上去,一波又一波的朝鮮義士來到了東江鎮,編纂訓練之後,領著糧食武器,便踏上了打擊侵略者的征程。

而在朝鮮本土,則有錦衣衛情報處的人員指導他們,進行各種反抗侵略的活動。

雖然勢力比較弱小,復國遙遙無期,但仍然給駐守朝鮮的女真軍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最明顯的便是主持朝鮮征伐的阿敏,便被牽制在了朝鮮,不敢動彈。

相應的八旗軍也被牽制在了朝鮮,這才原本的歷史上是沒有的,能牽制住阿敏的八旗軍,就說明朱由檢的朝鮮戰略是成功的。

而且錦衣衛情報處和東江鎮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還給接受訓練的朝鮮義士灌輸華夏一家的思想,培養親明勢力,為今後朱由檢的對朝戰略預埋伏筆。

另外,與對朝鮮的戰略不同,因為蒙古各部仍然是一股相對獨立,且不容小覷的勢力,朱由檢則只能採用利益捆綁、積極拉攏的戰略。

藉助虎墩兔這枚朱由檢在草原上安插的釘子,知道崇禎二年六月,蒙古各部依然沒有完全倒向女真,尤其是宣府以西的蒙古。

而且,朱由檢還依靠虎墩兔部,在蒙古重開了互市貿易,接機收攏一些搖擺的蒙古部落。

朱由檢也知道,這樣會讓一些物資流入到金國,但世上沒有十全法,為了戰略上的佈局,些許戰術上的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隨著紡紗織布機的改良,西山毛紡廠的規模不斷擴大,對於蒙古羊毛的需求大增,這讓蒙古各部看到了商機。

儘管迫於女真的威懾,這些蒙古部落不敢大張旗鼓的跟明國做生意,但透過虎墩兔或者直接暗中派遣使者與大明聯絡,兩邊的貿易額逐月攀升。

西山毛紡廠的設立,草原上的羊毛製成厚厚的地毯和毛呢,藉著天津海港和通州運河碼頭,運到南方富庶之地,甚至再經過福建浙江廣東的沿海貿易,發到了世界。

而南方精美的絲綢、清香的茶葉、不甚潔白的鹽巴、白花花的大米還有棉花,則又透過天津海港和通州運河碼頭來到了京畿。

京畿留下大米糧食,配送給大明的北方各地,而棉花則在西山紡紗織布後,又發往了大明各地。

那些南方的絲綢、茶葉、鹽巴,還有西山出的棉布和毛氈,則會透過互市,留到草原上的帳篷裡。

透過羊毛、鹽巴、茶葉能貿易,大明已經和蒙古大部分的部落都建立了直接或者間接的貿易往來,這讓金國的蒙古戰略遲遲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況且,金國也需要這條貿易線,進行補血,也不敢掐的太緊,到時候蒙古各部沒掐死,金國卻先餓死了。

自從與大明晉商之間的貿易斷了一大截之後,金國就指望這條大明-蒙古-金國的貿易鏈條了。

雖然有蒙古各部這個二道販子的存在,金國吃虧不少,但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如果明搶的話,那些精明的蒙古貴族無利可圖,估計就不做這個生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