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臨高臺 第133節,臨高臺,昔在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昱心中大震,腦中嗡嗡作響。
激烈的?爭鋒過後,空氣有那麼一瞬的安靜,這對?君臣、這對?師生,在安靜的?氛圍中對?峙著,各自平復著情緒。
宋太?師深吸了一口氣,整理好情緒,繼續語重心長地勸說著——
“兵法曰,歸師勿遏,圍師遺闕。對於世家,打壓打壓就夠了,若真的?動?了根兒,堵死他們的?路,會把人逼反的。”
“陛下還年輕,還有大好的?將?來,自古及今,動了這些世家豪強,儒家文人階級利益的?皇帝,有幾個有好名聲的?哪個不是被罵成昏君、暴君?”
“陛下如今已?經可以親政,只要好好維護九品中正這套制度,自有世家文人為陛下在史書上歌功頌德,陛下已?經能成為名垂青史的?明君英主了,又何須再進一步?陛下不考慮自己的身後名嗎?”
宋太師聲聲肺腑,殷殷勸諫。
蕭昱默默聽著,沒有辯駁什麼,不再試圖說服,許久後,他才終於闡述了自己的決心?——
“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身後罵名。”
他說的?堅決,目光透出前所未有的堅定——
“道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宋太?師愕然?,腦中“轟”的一聲。
記憶中的?另一道聲音響起,與面前年輕的天子的聲音重疊著,道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
他最得意的長子,他的?一生之敵。
廣平宋氏傾盡智慧所培養出來的最完美的繼承人,最終,卻?成了將?宋氏拉入士族對?立面,差點陷入萬劫不復深淵的?異端。
他雖死了,可他的信念還在代代傳承,總有後人前赴後繼,只需一點點兒的?火光,便能引亮這深埋的火種,成燎原之勢。
宋太?師喟然?長嘆了一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這世上有太多無私無畏的?鮮活生命,可他老了,在歷史大勢面前,他能發揮的作用太渺小了。
片刻後,宋太?師撐著病弱的?身軀,緩緩自榻上爬下,顫巍巍在天子面前恭恭敬敬跪拜於地。
蕭昱面無表情,居高臨下地看著伏倒的宋太?師。
這位曾經威風八面,不可一世的?權臣,如今也在他面前彎下了膝蓋,低下了頭顱,佝僂瘦削的?身型,再不復當初的?強盛,只剩一個彌留老人的蒼老衰敗,風燭殘年。
“恕臣老朽無能,纏綿多病,有心?無力,不能為陛下的大業盡忠了。”
他恭敬叩首,伏願天子——
"老臣瑾賀吾主陛下,千秋萬世,福澤無疆。”
蕭昱面無表情聽著宋太師的?話,聽他最終拒絕了自己?,只想?明哲保身,心?中有一瞬失望,他一言不發,拂袖起身離去。
宋太?師,不堪用了。
第106章 借冠
齊王正月除孝, 從開年起,太常卿與?宗正卿就開始準備齊王大婚事宜了。
因胡法境是要自京城出嫁,朝廷便徵召其父齊郡內史胡軫歸京,擔任侍中一職, 方便送女出嫁。
先前蕭澄被調任北軍長水校尉後, 空下的侍中之位一直未曾補上,胡軫此行?歸京, 剛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他有協助鹽禁與收四郡之功, 齊王妃之位, 算是對他?功績的嘉賞,縱是齊王心裡不情願, 也會依期迎娶,絕不會悔婚。
*
今年上巳的時候, 天子照舊在?華林設宴,宴請去歲秋試及第的秀才。
陽春風暖,桃花灼灼。
魏雲卿也一如?既往出席了宴會, 只是今年的她, 比往歲更多了幾分沉穩。頭戴北珠鳳冠,身?著一襲流金絳紗裙, 盡顯一國皇后的大氣雍容。
秀士林中,眾士子們激揚文字, 高談闊論。
柳弘遠去年秋試高第便已授官,此番正與?眾人暢論古今歷朝為政得失,論著論者話?題便引到了——前朝亡國之史。
前朝武帝末年, 長子惠帝痴愚, 不堪家國重任,胞弟秦王賢明, 深得朝野人心,朝野上下請武帝立秦王為皇太弟的聲音很高,武帝不同意,因此忌憚秦王,將其趕去封地,而立長子惠帝為太子。
就在討論起武帝讓秦王離開京城,與?讓惠帝做太子這?兩件事,哪一件事的過失更大時,眾人有了爭執。
多數人認為,讓軟弱平庸的惠帝做太子,致使皇后亂政,天下大亂,亡國敗業,這?件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