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探問,覆漢,榴彈怕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些虛實了……此人確實是有所恃。”
“兄長所言不錯。”公孫範輕聲答道。“尚書檯總攬政務,尚書令宛如宰相,這陽方正自然有所恃……其實兄長此番來洛中後如日中天,不也是因為身在尚書檯,為中樞所重嗎?”
公孫珣啞然失笑,其實,他所言的‘恃’,乃是指陽球應該是從天子那裡得到了什麼許諾,並獲取了什麼任務……當然了,這就沒必要給公孫範這個天真無邪的族弟科普了。
“對了兄長,你在蔡公府上又如何?”說完自己那邊的事情以後,公孫範又繼續認真問道。“我怕打擾你的正事,沒敢進去。”
“一切順利。”公孫珣搖頭感慨道。“這次政『潮』太過猛烈,連這群最是膽小的所謂名士也都忍不住要上書論政了,而且似乎破具氣勢……”
公孫範連連點頭:“如此這般的話,想來天子也會有所觸動……蔡公也會上書嗎?”
“這是自然。”公孫珣不由失笑道。“蔡伯喈不僅是洛中名士之首,更是個宦途蹉跎之人,之前升任議郎時他只以為自己能馬上一飛沖天,結果兩年都不曾有半點進展,無論是為了國家而進忠言,而是為了個人前途而故作大言,他都不會坐視這次政『潮』的。”
“原來如此。”公孫範當即醒悟。“想不到還是公私兩便,倒是我想的少了。”
“不過說到此事。”公孫珣忽然又扶著車子邊沿繼續笑道。“阿範也在洛中一年多了,可對前途有什麼想法嗎?我的意思是,千萬不要學這些名士,整日坐嘯空談,白白浪費人生。”
“兄長以為我該如何呢?”公孫範正『色』詢問道。
“我以為不如歸鄉為吏。”公孫珣坦然答道。“經手些實事最好……阿越這些日子來信,明顯就能感覺到他成熟不少,儼然是在郡府中有所鍛鍊。”
公孫範一時有些尤難。
“不捨的洛陽繁華?”公孫珣似笑非笑。
“然也。”公孫範倒也沒有瞞著對方。“在洛陽一年多的見識實在是比遼西那裡多年都經歷的多……”
“可是阿範。”公孫珣復又指著車子後方的蔡府道。“洛陽雖好,卻也有如蔡邕這邊蹉跎人生之人……我這麼說吧,你是想如這蔡邕整日在洛陽府中鼓琴弄墨呢,還是想學我岳父在遼西邊塞那裡馬上封侯呢?”
公孫範沉『吟』片刻,越發誠實坦白:“我更想如兄長那般在尚書檯中餵雞閒談。”
公孫珣不禁啞然,然後便長久沉默了下去。
說到底,他心中還是有其他正事要思量,此時著實懶得理會這種小事。
要知道,到此為止,酷吏、名士、臺諫、外戚,甚至於天子,這些人的大致脈絡他公孫珣都已經有所感觸和猜度,而若是再能透過袁本初探知出袁楊兩家的想法和動作,那此番政『潮』來的再猛烈,自己也都可以從容應對,先立於不敗之地,再伺機有所作為了。
只是不曉得,那許攸能否看在自己的大方上面而給出些痛快話來?畢竟,自打田豐、審配同時出現在眼前後,自己就陡然警惕了過來……朝野洶洶,諸方博弈,可為何那天下楷模袁本初卻一直斂聲息氣,毫無動作呢?
更別說,他的親父袁逢可還一直處於朝堂正中,左右逢源,卻又偏偏讓人猜不透心思!
四世三公,打仗的水平且不說,朝爭的手段又豈是浪的虛名?!
—————————我是祝大家考700分的分割線—————————
“初,太祖嘗與諸兄弟各私言所志。(公孫)瓚年十八,遼西為吏,乃自曰:‘當領受萬軍,馳騁南北,自成功名。’太祖立於旁,拊掌而贊。(公孫)越年十七,書信中道:‘當求撫鎮一隅,守牧後方,為兄援護。’太祖於雁門,攬之微頷,自感其意。後,復於洛中與(公孫)範同車相談,範直言:‘範無他志,此生當從兄左右,足矣。’太祖趣而笑之,不復言語。”——《舊燕書》.諸公孫列傳
ps:上架一月,難得求此訂閱好了……距離3000均訂還差45……也是心慌。還有書友群,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