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嘉的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紫氣慶雲,聊齋求仙,奉嘉的寶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老爺,棺材釘好了。”忙活了一陣後,那幾個家丁總算把棺材釘上了。
“嗯。”他應了一聲,又轉向楊六,說了一句,“送葬吧。”
楊六立刻大喊了一聲:“送葬了。”
這聲音大得從城西直直傳到了城東,果然不是一般人。
空曠無人的街道,子時午夜,月黑風高,這“天時”配上“地利”,一般的人恐怕沒膽子敢在路上閒逛。
即便真有,若是碰到一隊聲勢浩大的送葬隊伍,只怕也要嚇得不行了,還會以為是撞上閻王出巡了。
半夜送葬倒著實罕見,不過今日倒湊巧有這麼一隊,倒也不是來嚇人的。
這支隊伍不是別家的,正是楊家的。楊二爺親自扶棺送葬,還是個衣冠冢,倒更是稀奇。
雖是半夜,這送葬送得也與平常相似,該有的禮數與東西倒一樣沒少。
自然那喧天的哀樂也不會少。若是尋常,半夜喧譁,只怕要引來一幫人罵爹罵娘,叫囂罵街。
只是今日倒出奇,家家戶戶靜悄悄的,彷彿都死了一般,整個鎮子裡就剩下這隊活人了。
那自然也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送葬的是楊家,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扯上關係的人家,即便擾到自己了,也只能說什麼也沒聽到,大被蓋過頭。
這葬送得驚動了滿城的人,倒也惹動了這鎮裡的一尊真神。
同在鎮西,有一間小廟,頂著土地祠的名頭,卻樸實得有些可憐。廟宇雖小,倒也五臟俱全,而且誠求必應,故此香火不斷,倒是沒有衰敗的跡象。
這廟不大,只有一個大殿,後頭有幾間小房間,只因廟中還沒有廟祝,常常空閒。
進得廟門,正殿之中便供著一尊神像。案前四時瓜果糕點供奉一點不差,足可見香火不絕。
與別家神祗不同,此像材質非金非石,乃取崑崙美玉雕琢而成,不染俗塵,倒是多了幾分清新脫俗。
這尊玉像如人等身,雕的乃是一個書生形象,長袍飄逸,白衣加身,染白玉天然之『色』,白玉無瑕,一塵不染。
只見玉像左手捧一卷書,雙目視向書卷,作若有所思狀,嘴上還掛著一抹淺淺的微笑。
溫柔一笑之中又似隱隱透著些傲氣。右手提一杆玉筆,胸有成竹,彷彿正要落筆寫些什麼似得。
玉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靜靜立在廟中,白天受人朝拜,晚上便接著在這寂靜的黑暗裡靜靜立著,一動不動。
這廟與楊家離得近,故此今晚也變得比往常喧鬧了不少,即便是晚上楊家也有人來參拜。
雖然已到子時,廟中卻依舊燈火通明,子時送葬究竟不吉利,來拜拜神也求個安心。
這楊家送葬的隊伍很長,自子時開始,過了約莫大半個時辰了,才慢慢沒了聲響,想必是走遠了。
“求土地公保佑,求土地公保佑……”
一個『婦』人此刻正跪在神前,嘴裡唸唸有詞請神保佑。
那『婦』人看著年紀也不小了,應當有五十了。
也穿著一身孝服,想必是楊家的僕人,也與其他人一樣來是求神保佑的。
聽著外面的聲音小了,她心裡大概知道送葬的隊伍走遠了。
『婦』人最後又朝著神像拜了兩拜,緩緩地站起來,朝門口走去。
『婦』人雖然也年邁了,不過腿腳倒還利索,而且畢竟也是在深夜了,雖說有神祗庇佑,但這城中近日著實不太平,還是要快點趕回去,很快就離開了。
『婦』人的腳步聲本不算重,只是在這麼寂靜的深夜裡倒也是最重的聲音了,“踢踏踢踏……”
聽著『婦』人的腳步越走越遠,最後完全湮滅在那一片黑暗之中,如今可算是徹底的安靜了。
今天晚上自然也再也不會有人來到這裡,也自然不會有人發現本該靜靜放在廟中的玉像此刻已消失地無影無蹤。
『婦』人轉身離開之時,她卻未曾看到身後一道白光飛出,玉像便早已不見了。
只見那道白光直飛雲霄卻又緩緩落下,化作一個人形落於雲頭。那人一襲白衣,書生打扮,神形竟與土地廟中的玉像無二。自然此人便是那“書生土地”林陽了。
他在雲頭照下運起一雙神目,便見到那一隊長龍剛剛出了東門,有一小段人剛已在鎮外,大部分卻還留在在鎮內,那個小棺材自也不例外。
自從上次林陽就位土地,得知上任土地被人吃了,所到的土地無不震怒,這也是大唐土地願意歸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