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萌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林仁釗玩脫了,奕王,中二萌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月中旬,劉長生得到了大梁府準確的訊息,同時還有其他各府送來的,情況遠比信上和想的要嚴重的多,他知道沒有繼續拖下去的可能。網
私交好是朋友之間的事情,此事往小了說是關乎皇上的,往大了說是關乎整個南齊朝百姓的,作為戶部尚書不能為皇上分憂是失職。
高鴻從劉長生手中接過摺子後進了大殿,小聲道:“陛下,這是劉長生大人遞進來的摺子,說是有要緊事。”
“拿過來吧。”
“是。”
董高逸隨後開啟看了起來,前面無非是客套詞並沒在意,朝著後面看去他的臉上越來越難看,一旁的高鴻不清楚信中內容,但知道能讓皇上如此震怒的最有可能的還是官員的貪墨問題,而且是戶部尚書遞上來的,奏摺內容不會虛假。
“劉長生此刻在何處。”
“回陛下,還在殿外等著。”
“讓他進來。”
劉長生進來的時候拿在手上晃了晃說道:“這是你親筆所寫?”
“是微臣親筆所寫。”
“既然是親筆所寫那裡面的內容也是你知道的?”
“知道。”
“那好,知道那你肯定清楚,這裡面的內容就是真的,你作為戶部尚書就要對此負責。”
劉長生直接跪地道:“啟稟皇上,信上內容全部都是真的,月初臣收到大梁府兩名知縣的書信,上面便是關於這些的記錄,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微臣並未提及,只是讓人趕緊去詢問其真偽,等戶部的人到了合石縣後才發覺問題更為嚴重,百姓們根本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董高逸只是有些不相信而已,前面剛賞賜了大梁知府林仁釗,不到半月便傳出是假訊息。
“這兩位知縣現在身在何處。”
“回皇上,兩人都在殿外候著。”
“讓他們進來答話。”
徐聞皆和方永譚小心翼翼進入大殿,兩人還是第一次來皇宮,之前的科考都沒有考中進士,知縣還是慢慢熬上來的,皇宮都還是第一次,更別說這裡是皇上臨時休息的大殿,對二人而來能夠保持鎮定已經是不容易的。
進來後便跪地道:“合石縣令徐聞皆叩見皇上。”
“長梁縣令方永譚叩見皇上。”
“起來說話。”
“謝皇上。”
“信上面的內容朕已經看過,你二人現在詳細道來。”
梁奕覺著和兩人有眼緣,小聲提醒道:“實話實話就是,不要弄虛作假。”
徐聞皆以為梁奕是皇上身邊的小太監,還是點點頭表示感謝,隨後道:“回皇上,合石縣除去駐守將士,大小官員和官差外,戶籍合計人口一十四萬九千六百一十人,這次乾旱涉及整個合石縣,導致今年顆粒無收,百姓們先前所食是存糧,後來受災情況遍佈開來,存糧很快就被耗盡,就有無家可歸和餓死之人,短短一月時間死亡一萬一千餘人。”
“後來朝廷撥付糧食和銀兩,原本想著可以度過難關,可沒想到最後送到衙門的只有五千兩銀子和三萬人的口糧,而且其中有很多爛掉的糧食根本不能食用,不到十日再次耗盡,微臣去過州里和府裡問過,得到的回答都是沒有多餘的,最後不得已只得書信一封請求戶部能再撥付一些糧食。”
沒有回覆董高逸看向方永譚道:“長梁縣的情況如何。”
“回皇上話,長梁縣除去駐守將士,大小官員和官差外,戶籍合計人口二十萬零一千兩百人,分得銀兩一千兩,糧食十萬石。”
“你們說這些可都有證據。”
徐聞皆和方永譚隨後從懷中拿出一張清單以及一些糧食,梁奕接過後將其放在董高逸面前。
董高逸抓起桌上的糧食放在眼前看了看,緊接著又聞了聞,的確有腐爛的味道。
放下糧食又拿起清單,記錄的東西不多,但銀兩五千兩這幾個字還是看的清清楚楚,並且上面蓋有知州的印章,旁邊還蓋著知縣的印章,意味著這份清單知縣和知州都是知情的,另外一份方永譚的與其相同。
看到這裡董高逸已經明白這一切並非是假,不僅在大梁府有這般問題,其他地方同樣有這樣的問題。
“劉長生,你說說那日大梁知府林仁釗所言,還有戶部撥付給大梁府的銀兩以及糧食的數量,最後做個統計。”
“回皇上,戶部一共撥付給大梁府一百萬兩銀子,以及價值五十萬兩銀子的上好糧食,根據記錄整個大梁府的存糧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