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萌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奕王,中二萌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新見面的地方還是在剛才那裡,呂恆思來想去之後覺得沒有必要換個地方,那樣做反而會適得其反。
一見面,梁奕開門見山的說道:“看來陛下對此事已經想清楚了,就是不知道外臣剛剛提的意見如何,當然,我知道陛下肯定會有所顧忌的,這次尋求和西涼以及北魏的結盟無非就是為了解決那件事情,既然這兩國能夠做到,那麼我南齊同樣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一來就不用和兩國打交道,看起來對陛下以及東漢朝來說還是以一些好處的。”
“現在西涼和北魏兩國的皇上都已經在趕來的路上,這會使陛下或多或少都有些顧忌,不過這個我南齊同樣能夠幫助解決,想來誰都知道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特別是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以及他們同樣會有的擔心。”
梁奕也知道指望憑藉這個就想要敲詐東漢朝是不可能的,除非能夠解決呂恆目前的顧忌,所以在話裡面說得十分的清楚,只要東漢朝答應之前的要求,那麼接下來所發生的南齊朝會竭力的進行解決,這個呂恆現在要做的一模一樣,好處就是可以立馬確定下來,不用再去和另外兩國進行爭論。
只要有了南齊的相助,接下里的問題就不能再稱之為問題,只是對呂恆來說這個決定不容易做出,雖說面對西涼和北魏也要付出一些代價,不過和南齊的比起來肯定是小巫見大巫,一時間讓呂恆陷入兩難之地。
許久之後他才開口詢問道:“梁奕,這可是董高逸的想法?”
這是他第二個擔心的地方,梁奕作為使臣來到東漢朝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根據探子的訊息來看,手下的人和他幾乎都沒有離開過都城,意味著沒有和董高逸有過聯絡,意味著此事很有可能是梁奕自己的想法,這讓呂恆十分的擔心。
如果這事在梁奕來之前就知道的話,肯定不會是當下的局面,說不定早就和要造反的人進行暗中聯絡,依次不給朝廷喘氣的機會,既然沒有發生說明這種情況應該沒有發生,作為東漢朝的皇帝,他不會輕易的相信。
但是他知道這是必須要解決的,說不定南齊在知道此事過後已經派人開始在接觸,這是他最不願意看見的。
雖然有很大的機會能夠和西涼以及北魏結盟,但是一旦東漢朝內部發生造反的事情,外面還有來自南齊,南疆的威脅,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這樣的結盟就顯得搖搖欲墜。
說不定這兩國會立馬翻臉,加入到南齊的陣營之中去,畢竟和結盟的好處比起來,這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讓人無法拒絕的。
其實呂恆猜測的不錯,梁奕早就派人在和這些人進行一個初步的接觸,從得到的結果來看,談成的機會十分的大,這些人也知道這肯定隱瞞不住,對南齊突然丟擲的橄欖枝雖然有些忌憚,不過想到其中的好處還是決定鋌而走險,畢竟到了這一步他們已經沒有後退的可能。
現在擺在南齊面前的有兩種選擇,第一就是和東漢朝合作,在造反之前就將這股勢力抹殺,將即將發生的事情扼殺在搖籃之中,就算是有心想要利用的直接沒有機會,畢竟面對兩國的合作,是擋不住的。
這是極其利於南齊的,畢竟能夠從東漢這裡在此得到十餘座的城池,和需要付出的是不成正比的,不過這樣的話,南齊朝還需要幫助東漢解決掉已經在路上的西涼以及北魏朝的皇帝,當然這都是小事情,梁奕心中現在甚至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第二種選擇就是加緊和造反的勢力進行談判,同時聯絡關係不錯的南疆國,只要呂恆這邊一拒絕,那就立馬將造反的訊息傳出去,到時候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的,會讓許多的政權三思而後行。
這樣做的話,最後可能也會得到不少的好處,但和付出的肯定會相差無幾,畢竟要出兵協助造反之人,還得阻止前來增援的西涼以及北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梁奕是不建議董高逸選擇這一個,不過這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事情。
擺在東漢面前的同樣是兩條路。
第一種選擇立馬就能夠做出決定,那就是割讓城池並且答應南齊的相助,估計不出三個月的時間就能夠徹底的解決,不過這樣一來肯定就會得到西涼朝和北魏朝。
畢竟一開始的談判十分的友好,甚至已經到了最後的地步,這個時候突然放棄轉而和南齊合作,肯定會讓他們十分的生氣,認為這是東漢朝故意在耍他們,日後一旦和南齊在發生間隙,想要再和這兩國結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對東漢來說不好判斷,到底是得罪了兩國好,還是接受了南齊的幫助好,畢竟在外人眼裡,兩國之前的關係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