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萌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 離開都城,奕王,中二萌0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完年很快就是開春之際。
梁奕在兵部待了已經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董辛多次邀請他前往府邸,不過每次都是拒絕的,這樣引得董辛大為惱火,認為這是不給他面子,不過現在他還沒有辦法,因為這樣的局面出現,他已經做好二弟要招攬其的舉動。
實際上董辛根本不知道梁奕拒絕的內情,還以為是他自己的想法。
那次拜訪之後,梁奕第二日就將見面的情況粗略的給董高逸提了一遍,當時並沒有說什麼,還以為日後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接觸。
然而就在第二日邀請的時候,董高逸明確的提出讓梁奕拒絕,當下不是做這事的時候,應該將心放在自己的職責上,不要一天總想著其他的事情。
如此明顯的敲打讓梁奕明白,日後的邀請只能夠選擇拒絕,只有等皇上改變主意的時候可能才能再次前往,不過這對他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就算皇上不提出,久而久之同樣是會拒絕的,畢竟次數去的太多,就沒有合適的理由拒絕。
和豐八年三月十九日,南齊朝二皇子董焱被冊封為禹王,同月的二十二日,開始負責禮部的一些事情,這和之前的猜測一模一樣。
同樣的,梁奕繼成為永王拉攏的物件之後,現在又成為了禹王的拉攏物件,就是不知道誰會更勝一籌。
月底,皇上在行宮召見了梁奕。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起身把。”
“多謝皇上。”
說完之後董高逸沒有說其他的話,而是很認真的看著手裡的奏摺。
原本他是不會召見梁奕的,實在是近日發生的事情超出了他的猜想,方才召見梁奕吩咐一些事情去做,而手上現在拿著的摺子正是關於這些事情的。
許久之後他才抬起頭開口道:“梁奕,想必近日發生的一些事情你應該有所瞭解,說說你的看法如何。”
梁奕一開始就不認為董高逸會無緣無故的見他,現在詢問的雖然沒有說清楚,但心裡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至於讓他如何選擇,說實話的話根本還沒有想法,一般來說都是直接吩咐就行,所以根本沒有想這麼多,現在問起來只能當場思考。
“回皇上話,微臣知道該如何做,接下來還請皇上明示。”
“你現在的確不適合留下來,這樣,你去找戶部,讓其給兵部撥付三十萬兩銀子,上一戰將士們都比較幸苦,你拿著這些銀兩去安撫一下將士們,順便協助將領們對將士進行訓練,你可清楚?”
“微臣明白。”
“明白就好,去吧。”
“是,微臣告退。”
這已經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只要梁奕沒有留在都城內,兩人招攬的心思就會逐漸淡去,畢竟兩人現在都要留在都城人,派人專門去軍中接觸梁奕,這對董高逸來說肯定是要制止的,想必兩名應該明白其中的利弊,不會傻到真的跟著前去。
第二日,梁奕就帶著幾名兵部和戶部的官員前往將士們駐紮的地方,這一次既不是出兵打仗,也沒有其他的事情,安撫將士們只不過是個名頭而已,只要將這些銀兩發放下去即可,至於何時回去就要看兩位王爺爭奪的結果如何,等待梁奕的影響力下降之後再回去也不遲。
所以這一次劉雨跟著他一同前往,至於居住的地方戶部的官員已經先行一步去安排,梁奕到了之後直接住進去就可以。
很快梁奕要離開的訊息就傳了出去,大臣們很清楚皇上這樣做的原因,有梁奕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在,只要誰將其招攬,那麼就佔據了上風,然而在這種誰都無法招攬的情況下,對朝廷和大臣們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
因為這個時候兩人都知道不能將其招攬,那麼就會想辦法阻止對方進行招攬,對二品以上的大臣或許影響較小,畢竟他們選擇誰會經過一番的觀察以及思考,兩人就算是王爺也不可能讓其他的大臣必須接受招攬,反之,像是六部的尚書,監察院的左右御使,等等一些官員都是可以先不搭理招攬的,等到羽翼漸豐的時候再做決定也不遲。
然而對於二品以下的官員就做不到這樣,比如說正三品的六部侍郎,整個朝廷就有二十來人,董辛和董焱想要招攬的話,除非有堅實的後盾,否則只能選擇招攬,不過像這樣的官員兩人最多也就需要三四人即可,所以影響並不是很大。
實際上董辛和董焱在接觸梁奕的時候並沒有太張揚,也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也是因為他們知道鬧得太多,對誰都沒有好處,總不能做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舉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