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沮授的功課,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金眼啟動!”
張涼一念,一道不可見光束就照『射』在這個陌生的中年文士身上,一票資訊返回到張涼的腦海。
姓名:沮授
武力:60
智力:85
統御:70
政務:85
武將技能:漸行相當於減緩敵軍的行動速度
被動屬『性』:多謀大機率能夠出謀劃策
看到這個傢伙的屬『性』後,張涼評估了一下,覺得還是不錯的角『色』,這是一個蠻優秀的軍師人員呢。
既然張涼覺得不錯,起了招攬之心,自然也就不在乎對方裝『逼』了,有能耐的人裝『逼』是合法的。
於是張涼站起身來,走上前去,熱情地招呼:“哎呀,這個不是沮授先生嗎,冀州大才,真該死,我張涼原本應該出營門迎接,我這樣。。。太無禮了,請先生恕罪!”
“呃。。。”沮授原本還是胸有成竹的樣子,以為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還準備上來展現一下自己的才智。比如對方不認識自己,出口詢問“你叫什麼名字呀”,那時候自己留可以這樣這樣說。
原本都已經想好了,演練好了,沒想到突然被張涼叫破自己的名字,都打『亂』了。
沮授氣勢突然就弱了三分,抬手行禮到:“張將軍好,沮授有禮了,來的唐突,非常抱歉。”
“哈哈,沒事,沒事!只是不知道先生專程來找張涼,有何要事?”張涼連連擺手,然後就讓人端茶給沮授,並請入座。
沮授入座,喝了一口茶,這才慢慢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給道了出來。
沮授,冀州人士,從小聰明好學,四海拜師遊學,博學多才,善於謀略。原本在冀州牧韓馥底下做過事情,但是韓馥眼光很差,又沒有什麼宏圖大志,所以沮授也只是掩藏鋒芒,低調混日子,等待明主。
後來,袁紹入了冀州,沮授就動了心了,袁紹四世三公的技能,確實能夠矇蔽一群又一群想要封侯拜相的有志青年。
就在沮授準備出山投靠袁紹的時候,卻收到了蔡邕的書信。
這就聯絡到上一回蔡邕在唐縣和張涼的談話了。因為受了張涼的囑託,蔡邕回到漁陽後就這了幾封書信出去。都是寫給一些自己的學生,或者說有一些交情的才子。希望他們能夠來幽州投靠張涼,幫張涼管理這一片天下。
蔡邕的身份,在大漢學術界,那是有口皆碑的,他的招攬信件,非一般的人收到,誰不要好好考慮考慮,名士豪庭不是擺設。
如果沒有張涼『亂』入,沮授就會順利投靠袁紹,然後出謀劃策平定河北,稱霸半個天下。然後官渡之戰被曹『操』抓獲,寧死不降,終於被曹『操』賜死。
但是張涼『亂』入了,蝴蝶翅膀『亂』扇,原本準備投靠袁紹的沮授就猶豫了。
剛好那個時候,張涼和袁紹在唐縣對決,因此沮授就決定等著一場戰鬥結束後再做自己的決定。
原本沮授也是認為袁紹必勝無疑的,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最後的勝利者是張涼,而且是大勝。
這一戰,基本改變了幽州和冀州的實力對比,天平已經開始朝著張涼這邊傾斜。
這個時候,憑藉沮授的眼光,當然已經知道還怎麼選擇了。雖然還不能肯定張涼就能最終幾百袁紹,但是做什麼沒有風險呢。
文臣武將選擇主公,就是一種投資。眼光準,投資得好,回報大,封侯拜相。眼光差,投資失敗,有可能賠上『性』命。
有涉及到在袁紹和張涼之間抉擇的這些事情,沮授當然是不會和張涼說了。只是拿出了蔡邕的舉薦信,一切都不用多說了。
“哎呀,原來是我岳父大人舉薦來的,你怎麼不早說呀!”張涼大喜,既然是蔡邕舉薦來的,勢力歸屬方面,應該沒什麼問題,這些應該都還是在野武將吧。
“呵呵,不怕張將軍笑話,不才原本還想要賣弄一下,沒想到卻被將軍一語打破,實在吃驚,敢問將軍如何識得在下的?”沮授看來這個問題糾結一個晚上了。
“這個。。。”張涼也不是沒有準備的,隨便就撒了一個謊:“不瞞先生,昨日我做了一個夢,夢中碰到高祖皇帝,他對我說不日將會有一個謀士投靠於我,不亞於漢之子房,要我好好珍惜!”
“做夢?!”沮授明顯一臉懵『逼』,畢竟張涼扯的這個謊也太扯了。
看到沮授那樣,張涼大笑:“哈哈哈!說笑的,先生不必在意,你我相逢就是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