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漁陽太守,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仔細的查詢,張舉的存銀庫終於被找到了,翻出大量黃金白銀和各種綢緞珍珠首飾,這些都是張舉四處搜刮來的,最後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大概有五十多萬兩。
“哈哈哈,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
兩天後,劉虞率領大軍來到了漁陽城,張涼早已得到訊息,派人準備好了酒菜,並且親自出迎。
“哈哈,沒想到子睿果然勇猛,居然憑藉本部兵馬就擊破漁陽城,還將張舉的首級拿下,本次繳賊子睿當首功。”
在宴席上,劉虞很高興,原本他還在為自己回到漁陽還有一場惡戰,沒想到等待他的居然是慶功宴,對於劉虞這樣的文人來說,這是他最想要的結果。
“謝大人,這全是依靠大人的運籌帷幄,大人在令支擊敗了張純的大軍,讓張舉丟了三魂六魄,張涼才得以乘機攻下漁陽城,要說首功,非大人莫屬啊!”張涼原本只想謙虛一下,沒想到話出口後居然成了大拍馬屁,剎都剎不住,說完以後自己都覺得臉有點紅。
“嗯,果然是個可造之才!”劉虞心情不錯,舉起酒杯,向著在坐的眾人敬酒,“來來,大家喝了這杯。”
“請!”眾人都舉杯,互相敬酒。
酒過三巡,劉虞說道:“張舉張純兩個反賊已誅,我已命人寫好奏表,帶著這兩個賊子的首級前去京都請功,接下來這段時間,諸位可以好好休養一番。特別是伯圭,我們當中就你和賊子們交戰最久,一定也辛苦了。”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郡人,原本只是遼西郡守孟益手下的一個騎都尉,這次帶兵阻擊張純,赫赫戰功,可以說讓他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公孫瓚跟著劉虞來到漁陽,也在慶功宴上。此時聽了劉虞的話,不同意道:“大人,張舉張純雖然伏誅,但是尚有烏桓首領丘力居逃出邊界了,公孫瓚願向大人借兵五千,負責追擊丘力加,為大漢掃清疆界。”
公孫瓚久居幽州,從小就和異族血戰,是個主張對外實行鐵血政策的人。這次在令支又被丘力居與張純圍困月餘,手中士卒餓死大半,更增加了仇恨。
此時別人都在慶祝勝利,他卻提出要繼續討伐烏桓。
劉虞對外的政策剛好相反,一貫是懷柔、安撫,效果也還可以,不同意公孫瓚的主意。
劉虞眉頭一皺,說道:“如今天災連連,百姓生活艱辛,戰事能免還是免了得好。況且之前那丘力居只是受了張舉的蠱『惑』,如今張舉已死,我再寫一封書信給丘力居,烏桓必定不會在叛『亂』鬧事。”
“可是,大人。。。”公孫瓚還想爭取。
“好了,聖上讓我主幽州牧,一切我自有主張!”劉虞看到公孫瓚不依不饒,有點不高興了。
公孫瓚還待爭辯,被旁邊的劉備輕輕地拉住,要論察言觀『色』,劉備可是個中高手。
張涼看氣氛有點僵,於是出來打哈哈,說:“我看不如這樣,大人一邊寫書信招降丘力居,而我們的軍馬也不必遣散。那丘力居如果識得大人的好意便罷,如若依舊不服朝廷指令,到時候伯圭兄再進兵。先禮而後兵,方顯我大漢之氣度。”
“嗯!子睿之言甚是!”劉虞覺得選擇這個折中的辦法,而公孫瓚官階比人低,也沒有辦法再要求什麼。
接下來的日子裡,軍隊除了基本的訓練就沒有什麼任務。派出去的探子回報,烏桓首領丘力居身染重病,帶領大部分烏桓族逃亡東北方向的昌黎郡。
那裡已經是大漢疆土的最北方了,名義上雖然還屬於大漢,可實際上早就被烏桓族控制著,當作大本營用。
劉虞考慮到去昌黎郡的路途遙遠,且山路難行,既然丘力居沒有燒殺搶掠,那就大家恢復原狀,不準備出兵追擊。
既然他幽州牧這樣決定了,別人也只有遵守的份,何況這麼些人中,除了公孫瓚這個民族主義激進者想繼續打仗外,其他人巴不得在這裡混吃混喝。當然劉備三兄弟肯定不是這樣的。
再過了半個月,朝廷的封賞下來了,劉虞平寇有功,除了幽州牧外,又封為太尉,位居三公了,雖然實權都在十常侍手中,但名義上已經到了官途的巔峰。
封完大的然後就是小的,除了劉虞手下的醬油角『色』外,重點要說三個人。
首先是公孫瓚,他出身士族,雖然他母親是個身份卑賤的婢女,但終歸還是大族的血脈。
公孫瓚早年就在遼西太守孟益的麾下任騎都尉,此次討伐叛『亂』,公孫瓚可謂功不可沒。
要不是他憑藉五千人阻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