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太史慈的訊息,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隊人數增加就要有武器裝備,總不能出現官比兵多,兵比槍多,弓比箭多的情況發生吧。
張涼帶著人馬趕了幾天的路,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老巢安喜縣。早已得到訊息的陳華和杜雷等留守心腹都出城來迎接。善後的工作都交給了趙雲、王邦和陳華去處理。
“主公,我弟弟杜斯從東萊郡回來了!”自己弟弟平安歸來,杜雷異常高興。
“哦!那太史慈呢,有沒有一起來?”張涼聽到東萊郡方向有訊息傳來,也非常高興,不過他更關心的是太史慈。
杜雷搖搖頭道:“沒有!都說沒見到他人。”
張涼大怒:“什麼!沒見到人跑回來幹嘛,我不是說了要守株待兔嗎。杜斯這個慫貨,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枉費我還一心想培養他呢!”
張涼聽到杜斯連太史慈的面都沒有見到,居然就這麼灰溜溜地回來了,大怒,“他人呢,帶過來見我,看我不好好收拾他。”
打勝仗的心情全被敗壞了,張涼罵完,氣呼呼地回自己的屋中去了。
等到張涼洗澡吃飯完畢,來到縣衙大廳,眾親隨都已經在等他了。由於是來罵人,張涼也提不起什麼興趣,慢慢悠悠踱步而來。
杜斯估計是聽到了小道訊息,見到張涼進來,立即下跪報告:“報主公,杜斯事情沒有辦好,請主公降罪!”
“降什麼罪,有什麼罪可降的!人回來就好了!”張涼冷冷地說,接著打量了一下杜斯,和他分別也有三個多月了,這小子長高了一些。
看著他依舊瘦弱的身體,張涼心中又不忍,口氣緩和了一點說:“起來吧,說說這次怎麼回事!聽說你連太史慈的人都沒見著,這也就算了,總見到他的母親了吧?”
“謝主公!”杜斯站了起來,回答道,“不僅見著他母親,如今請來安喜縣了!”
“嗯!你說什麼,把他母親帶回來了?”聽到這個訊息,張涼突然來了精神。
杜斯找到機會,發揮八卦天才加特林的優勢:“是啊!青州黃巾鬧騰得實在厲害,黃縣也被波及了,那些黃巾所過之地,不僅糧草全搶走,連人口也要帶走,男女老幼都不放過。我們實在躲不過,想起主公的吩咐,於是就勸說鄒夫人一起離開東萊郡,回安喜縣來了。”
“那現在鄒夫人在哪裡?”
“已經安置在客房了!”
“快,準備禮物,我要親自前去拜見英雄的母親。”
漢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出門在外的男人生命實在是沒什麼保障,許多人都是早年喪父。
很不幸,太史慈也是其中之一,早年喪父,母親鄒氏靠著單薄的田產,加上親戚朋友的接濟把太史慈養大。
還好太史慈很給母親長臉,學得一身武藝,加上為人忠誠、義氣,在整個青州都小有名氣。
許多大族都有招攬之心,就連北海太守孔融和揚州刺史劉繇後來都加入到爭奪的行列,趁著太史慈在遼東練武之際,時常救濟其母親。
不過這都是後話,此時的孔融還沒當上北海太守,而劉繇更不知道還在哪裡,這個時候把太史慈的母親接到自己身邊,這真是太完美的。
在去見太史慈母親的路上,張涼還是不敢相信,問道:“杜斯,你真的是勸鄒夫人來的,不是你小子強『逼』人家來的吧?”
“屬下一直謹記主公的吩咐,要像對自己母親一樣對待鄒夫人,哪裡敢造次啊!”聽了杜斯的再三確定,張涼終於放心,對杜斯的成長很是安慰。
太史慈的母親鄒氏才四十歲出頭,可能是由於獨自養大孩子比較辛苦『操』勞,臉上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
但她知書達理,明辨是非,和普通農『婦』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張涼派人去照顧她的理由是對他的兒子仰慕,這沒有讓她懷疑,畢竟對她兒子有招攬之心的人不在少數。
但她是不會讓太史慈投奔一個隨便的主公的,這次來安喜縣,一來實在是東萊郡黃巾災害太大,呆不下去了,二來也是要看看張涼所治理的地方是個什麼情況,再做決定。
張涼當然不知道鄒氏的想法,不過他比別人有優勢的地方就是知道太史慈的能力及日後的成就,所以雖然同樣是尊敬與討好,但程度比之那些大家族可就要深得多了。
其他人也許僅僅認為太史慈是個有武藝的人,可以拿來衝鋒陷陣保家護院而已,有自然好,沒有還可以找別人代替,所以大都僅僅只是資助一些錢糧。
張涼可就不同了,來了以後立即下令給鄒氏找一座大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