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先拔頭籌,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明擺著是和劉備搶事做,立即引來關羽和張飛的不滿,兩人立在劉備左右,怒目瞪著張涼,令張涼感覺脊椎骨有一絲涼氣,只能當作沒看見。

有人請戰,劉虞大喜,他老滑頭怎麼會看不出眼前的情勢,哈哈一笑說:“我正有分兵左右夾擊張舉之意,如今得子睿和玄德為先鋒,何愁逆賊不破。”

於是當下擬定了劉備帶五千人馬經安次和雍奴為右路,張涼帶本部五千五百人走昌平和安樂縣為左路,劉虞自領四萬為中路,分三路往潞縣進發,順道收所到之地的郡縣。

由鮮于輔帶領剩餘的五千人馬留守薊縣,防範牆頭草丘力居,保護大軍的後路。諸事已定,散會休息,第二天一早拔營起行。

田疇表現出了不凡的才華,張涼很是愛惜,於是以田疇為無終縣人,熟悉地形為由,把他從劉虞那裡借過來當嚮導。

張涼任命田疇為行軍軍師,有了他的翻山越嶺技能,部隊行軍速度大增,不久就進入了廣陽郡的昌平縣。

此時右護烏桓校尉箕稠已經被張舉所殺,昌平雖然屬於廣陽,但是靠近漁陽,朝廷的官員早就逃跑了,張舉任命了自己手下王政擔任廣陽郡守一職,駐紮在昌平,但並沒有留下多少部隊在這裡。

王政手中無兵,聽聞劉虞先鋒大部來到,早早收拾細軟往北門逃走,張涼不費吹灰之力,收復昌平。

“傳我命令,大軍駐紮在城外,沒有命令不得入城,另外要著重強調不許擾民。斐都尉你組建一支臨時的督軍隊,仔細巡邏,如有發現不遵軍令擅自出動害民者,軍法處置!”

張涼雖然平日裡就經常給部隊灌輸這種思想,但是本次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出征,所以又重複了一遍,斐元紹領命去安排了。

張涼又把田疇找來:“我想如今縣城剛剛收復,為安慰人心,必須儘快出榜安民。不怕子泰笑話,我等都是一介武夫,這舞文弄墨之事只有請子泰幫忙,希望子泰能助我。”

“大人哪裡話,此乃分內之事!”田疇於是開始著手擬安民榜,無非就是隻誅賊首張舉,餘者不論等等,寫完後拿來給張涼看。

“子泰文筆上佳,不過我想在上面加點東西不知可否?”

“不知道大人要加什麼?”田疇疑『惑』地問張涼。

“嗯,是這樣的,我想讓你再加三點,第一是增加朝廷親派劉州牧帶大軍來剿賊的資訊,還要把我軍人數列為十五萬。”

“第二是說烏桓首領丘力居已經和劉州牧達成共識,正帶兵前往攻打張舉的老巢漁陽;第三是朝廷懸賞張舉、張純兩人首級的事情,你看怎麼樣。”

田疇何等智力,聽了張涼的話立即明白了用意,大讚:“此事甚妙,大人足智多謀,子泰佩服。”

不久田疇就已經重新擬好了安民榜,張涼看過以後,在落款上寫下了田疇的名字,交給其他文吏說:“拿下去抄錄五十份,派人貼滿縣城各公眾之處。”

田疇本是幽州右北平無終人,而且頗有名氣,張涼把他的名字放在落款上,一來百姓也會比較信服,二來也有故意把這收復縣城的功勞讓給田疇的意思。

田疇這人不喜金銀,不愛高官厚祿,歷史上徵烏桓有功,曹『操』要拜他為督亭侯,他都不受。

這一類人往往注重名聲,特別是在家鄉的名聲,如今張涼的用意雖然還沒到讓田疇衣錦還鄉的高度,但至少也讓他在家鄉父老面前『露』了把臉,田疇由此對張涼有了感激之情,回報之意。

張涼又讓田疇擬了書信,派人快馬去給劉虞報信。一切辦妥之後,這才進縣城休息,心裡想這個時候的劉備,估計還沒到安次縣呢,這個頭功自己是拿到手了。

接下來就不需要急了,畢竟張舉有五萬大軍,自己這麼點人如果孤軍突前,會吃大虧。

於是張涼大軍在昌平縣休息了兩天,估計劉備那邊已經快和張舉接頭了,這才開始繼續前進。

186年3月,張涼率領本部五千五百人馬進入到漁陽郡潞縣,距離張舉屯兵的縣城三十餘里安營下寨,派出藤鷹帶領的偵察隊去探查各方情報。

一天後快馬回報,劉備也已經到了潞縣,正準備進兵攻打張舉;張舉得知劉備軍到,分出兩萬人馬出城立寨迎戰。

而劉虞因為是大部隊,又負責運輸糧草等輜重,行軍緩慢,距離潞縣還有三四天路程。張涼於是召集手下商議下一步計劃。

斐元紹和蘇非兩人純武將,沒什麼主意,而趙雲建議立即進兵。張涼手下也沒其他人了,只好請教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