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找到那根地瓜了,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0年4月,張涼回到漁陽,尾敦帶領他的人馬,回劉虞身邊去了,這個傢伙武力雖然不高,但是辦事細膩,忠心耿耿,是個不錯的部下。
然後召集了眾將領開會,這時手下的武將有趙雲、太史慈、典韋、張遼、周倉、斐元紹、郝昭和徐榮,對於自己一個太守來說,算得上是人才濟濟了。
可惜文官就少了,仍然只有田疇一個,好在趙雲和張遼都是人才,讓他們幫忙管理政務也差不到哪裡去。
至於謀士,按照張涼的話說:“這個世界誰的預知能力能超過我,我腦袋就算再木,至少也能算個二流軍師吧。”
趙雲在會上向張涼彙報了這幾個月的情況,鮮卑異族的殘餘部隊侵擾過上古郡,但規模比較小,每次都是十幾二十個人。
張涼對這些游擊戰的祖宗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命令加強巡邏。
經濟方面,上古郡的市場越來越繁榮,不僅南匈奴的人民會來交易,就連冀州甚至幷州的商人都會過來做生意。
張涼之前定下的稅收政策很合理,人們都願意繳納稅金。
農業方面,漁陽的狐奴縣、獷平縣地勢平坦,適合水稻種植,利用從青州逃難過來的農民,已經開墾了500餘頃。
開墾的進度在繼續,估計總共可以開出8000餘頃的農田。
值得一提的是,杜家哥兩把那棵地瓜帶回來了。地瓜是常年生植物,當年種下去以後,一直長到現在,已經結出來很多地瓜果實。
接下來,王東就會將培育和種植的方法傳授給下面的人。地瓜是產量極大的作物,以後食物不成問題了。
漁陽的鹽鐵礦產也在正常開採,只是招賢館招收的技術型人才很少。
如今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能夠活著就不錯了,哪裡還有能力去學技術。
這是個大問題,張涼沉思了一下,有了計較:“既然守株待兔行不通,那就主動出擊,組建一個招賢部,人數不要多,但要精明能幹,口才好的,讓他們到幽州其他郡,還有冀州,甚至南方去找,只要找到真正具有才能的,重重有賞。”
“還有我們也可以開設學堂,讓現有的人才當師傅,選派一些人跟著學習,學精很難,學懂總可以把。”
“就像上次在青龍山招收的陶老大夫,他醫術高明,醫德又高,完全可以讓他教一批徒弟嘛。別的不需要,只要能在戰時幫忙包紮一下傷口,止血止疼就不錯了。”
張涼想起了這件事情,立即派人去執行。
“還有兵工廠怎麼樣了?”武器是戰爭的重中之中,臨走前特別囑咐過田疇的。
所謂的兵工廠,其實就是規模比較大的鐵匠鋪。
田疇彙報道:“目前人員有五百六十餘名,只是其中有技術的不到一百人。”
“可以開始製作兵器了嗎?”這是張涼最關心的問題。
田疇搖搖頭:“當前只能製作一些生鐵槍頭和箭羽,至於其它弓和刀等還需要再過一段時間。”
“哎!”張涼蠻失望的,“這個要繼續盯緊,我的目標可不是為了生產一些鐵槍頭,而是要幫我製作更強大的攻城武器。”
田疇當然是點頭接受這個命令,但是什麼時候能夠完成就不知道了。
聽完了彙報,張涼開始進行新的規劃和任命,首先任命張遼為上古郡守,帶領郝昭,並給予五千步兵。
“文遠是統兵大才,除了上古的稅收按時交付,其它的全由你自己做主,同時你要自己募兵,練兵。我現在給你五千菜鳥,但是半年之內,你必須還我一萬精銳。”
張遼剛剛加入,突然被任命為太守,十分意外:“主公如此看重,文遠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張涼自己是太守,其實是沒有資格任命張遼為太守的,可惜現在天子都被人劫持了,哪個不是自己任命自己的。
但是張遼剛來就位於趙雲和太史慈之上,這兩個人雖然忠誠,但是人都有七情六慾,誰沒有些脾氣,張涼知道必須解決好,只能私下找他們開導。
士兵是國家之根本,而且必須是勇猛善戰計程車兵。張涼目前手下的常備部隊除了給張遼的五千新兵,其餘還有三萬,其中五千是騎兵,交由趙雲負責統領訓練。另外的步兵交給太史慈負責。
張涼還從步兵中挑選了兩千人組成自己的警衛團,交給典韋和周倉訓練。
這兩千人全都是張涼檢視屬『性』挑選的,不僅武力上等,忠誠度也高。
張涼給這些人的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