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吃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原受阻,三國眼藝,寫書吃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劉虞的部下,居然公然不遵法令,劉虞豈能不怒,直接上表朝廷控訴其罪,且準備消減公孫瓚的權利。
公孫瓚得知後大怒,也上表朝廷,誣陷劉虞辦事不利,勾結外族。
兩人互相指責,誰也說不清楚。此時朝廷由董卓專政,哪有精力與能力來管這些破事,直接導致兩人關係越發緊張,矛盾日益加深。
就在前不久,公孫瓚公然反抗,派兵將劉虞準備給烏桓首領的禮物給搶劫了。
劉虞一怒之下準備徵兵討伐公孫瓚,不料機事不密,洩『露』了風聲,於是公孫瓚先發制人,率先起兵。
劉虞不善軍事,手下多是文官,歷史上就沒度過這一次劫難,兵敗被公孫瓚所殺。但如今張涼的到來改變了格局。
張涼本次征討九原,除了留五千步卒給趙雲和斐元紹守漁陽,其他兵將全都帶在身邊,總共三萬人,其中輕騎兵兩千,武將有太史慈,典韋,張遼、周倉、徐榮,文官是田疇。
張涼大罵了公孫瓚一番,心中惡氣才稍有緩解,然後召集眾將,讓周倉再把情況向大家彙報一番,接著問道:“諸位看,如今我軍該當如何?”
此時田疇進諫道:“主公,劉州牧兵微將寡,恐難以抵擋公孫瓚的圍攻,況且漁陽乃我軍之根基,萬一有失,我等將無處安身。屬下建議儘早拔寨,回軍相助。”
張涼點點頭,又詢問其他將領,全都一致同意罷兵回幽州。
張遼又道:“既然已經決定退兵,應當速行,避免訊息洩『露』,讓九原城內須卜骨有機可乘。”
聽了這話,張涼猛然一驚,自己聽到漁陽有事,心『亂』如麻,一心只想著回救,忘了此時正處於戰鬥中。
心想一個人的智慧與精力真有限,真必須多聽人的建議。
於是下令道:“全軍早點休息,今晚乘著夜『色』拔寨回漁陽,人銜枚,馬去鈴,不可鬧出聲響;命張遼帶領精兵兩千斷後,確保大軍安全。那須卜骨不來則已,若敢追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屬下遵命!”各位將領準備去了。
當夜張涼全軍悄悄地撤離了九原,精兵斷後計策也沒起到什麼作用,因為須卜骨根本沒追來,至於是他不敢來追還是沒有發現就不得而知了。
190年10月,二十一歲的張涼官職揚威將軍,任漁陽郡守,帶領三萬軍隊撤離九原。
這一次雖然沒有攻下九原,但威震了須卜骨,且收復了雲中,對於夫羅總算有了交代。
張涼讓於夫羅在雲中就任了匈奴單于的位置,於夫羅對張涼千恩萬謝,答應以後只要張涼有任何需要用得上他的地方,儘管開口。
而張涼則趁機和於夫羅建立商業聯盟,以後南匈奴的牛羊馬匹,只能在張涼的上古郡交易。
另外張涼還以保護地方安全,抵擋須卜骨反撲為名,讓郝昭帶領兩千兵馬駐紮在雲中城,和上古郡相呼應。
這樣一來,張涼實際上已經控制了雲中這個和幽州、冀州、幷州都有關係的交通樞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