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部分,君臨天下,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響起了侍衛統領燕雲祥的稟報聲——蕭無畏此行僅帶了燕雲祥等戰陣高手隨行,至於寧家兄弟等一眾好手則全都留在了京師,負責保護林崇明的安全。
這幫無孔不入的傢伙,無聊!蕭無畏一聽又是地方官整出的迎奉把戲,心裡頭便是一陣老大的不耐——自打離開京師之後,每過一地,無論州、縣,總要搞那些個迎來送往的儀式,熱鬧是熱鬧了,卻全無意義,在蕭無畏來,完全就是勞命傷財的無聊事兒,偏生官場慣例如此,蕭無畏縱使煩得緊,也只能是入鄉隨俗地應付上一番,到了末了,不勝其煩的蕭無畏索性下了道公文,傳檄沿途州縣,謝絕迎送,概不赴宴,可惜卻收效甚微,一眾地方官員們該如何整依舊是如何整。
“不見,有事讓他們到驛站稟報。”蕭無畏此際一來是演練劍法正在興頭上,二來麼,也有心給地方官員們立個規矩,省得日後麻煩事不斷,這便冷著聲下令道。
“殿下,驛站已到。”蕭無畏此言一出,燕雲祥很明顯地頓了一下,這才低聲地回了一句道。
厄,這就到了?蕭無畏沉浸在演習劍法中,還真沒注意到時間的流逝,這一聽居然已到了鄭州驛站,不由地便愣了一下,自嘲地一笑道:“那就傳罷。”
“是,屬下遵命!”燕雲祥一聽蕭無畏如此說法,自是不敢怠慢,緊趕著應答了一聲,自去傳召諸地方官吏前來參見不提。
嗯?怎麼有個和尚?蕭無畏剛一下馬車,立馬就發現迎面而來的那一群地方官員中居然夾雜著名中年僧人,那碩大的光頭在雪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的耀眼,簡直就跟個五十瓦的電燈泡差不多,不由地便是一愣。
“下官鄭州刺史柳荃率鄭州同僚拜見燕王殿下。”沒等蕭無畏想明白那和尚是啥來路,就見一年過五旬、須花半白的老官兒疾步搶上了前來,哈腰拱手地見禮不迭。
“柳大人不必如此,小王過境耳,切不可驚擾了地方。”蕭無畏雖百般不願跟這幫子地方官員們糾纏不清,可身為親王,卻是不可能在這等場合有所失儀,自也就只能是虛抬了下手,溫和地說了一句道。
“殿下教訓得是,下官早已接到殿下傳檄,實不敢違命,此處皆州中官佐,並不曾擾民,簡陋難免,還請殿下海涵則個。”柳荃一聽蕭無畏如此說法,趕忙媚笑著回答道。
“哦,那便好,這位大師是……”蕭無畏笑呵呵地點了點頭,掃了已到了近前的一眾官吏,見那名壯碩的和尚居然站在了最前方的一列,好奇心不由地便起了,這便笑著問道。
“阿彌陀佛,貧僧少林寺圓澄見過燕王殿下。”沒等柳荃開口解釋,那和尚已一個健步站了出來,高聲宣著佛號,行了個禮。
“啊,殿下,這位圓澄大師乃是少林現任主持,按故例,有世襲之晉國公之銜,此番聽聞殿下到來,大師特意下山前來迎候殿下。”柳荃見蕭無畏臉上露出疑惑之色,趕忙從旁解釋了一句道。
嗯哼,敢情是這麼回事!蕭無畏這才想起了順平之亂時的典故——百餘年前,順平帝昏庸無能,致使大權旁落,宦官當道,朝政敗壞,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各藩鎮趁機獨立,戰亂紛起,是時承平帝在群臣的擁戴下,取父位而代之,這其中就有少林寺時任主持空緣大師的功勞,具體詳情雖不載於史冊,然則空緣大師身為當時僅有的幾位宗師高手,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麼,自然是可想而知了的,後,空緣大師又盡遣寺中武僧參與平定各地亂局之戰事,立功甚偉,天下稍定之後,承平帝便冊封少林主持空緣為國師,並贈以世襲晉國公之榮銜,準少林寺公開授徒習武,並韻少林保有五百武僧之僧兵,免田賦,少林寺遂就此成為天下禪林之重地,歷代帝王皆對少林寺禮遇有加,到得弘玄帝即位之後,更是加贈了少林寺糧田千頃以為日用,這其中的奧妙麼,據蕭無畏私下調查,應該是與嵩山之盟有關,只是具體之內幕蕭無畏卻是不清楚了。
“小王見過大師,如此風雪天,勞大師遠迎,小王之過也。”蕭無畏雖說已知曉了圓澄和尚頭上頂著官銜,可還是不以為這和尚便是隻為了迎接自己而來,不過麼,蕭無畏卻是不急著發問,只是很客氣地拱手回了個禮,告了個罪。
“殿下客氣了,貧僧此來乃是奉了家師之命,前來請殿下到鄙寺一行,還望殿下成全。”圓澄大師略往後退了小半步,以示不敢受了蕭無畏的禮,而後單手一立,打了個稽首,快言快語地將來意道了出來。
圓澄和尚的師傅正是上一任主持玄明大師,乃是當今十大宗師之一,只是其為人低調,甚少行走江湖,也甚少接見訪客,這一條蕭無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