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次戰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老唐的驚訝,學霸的超基因系統,第101次戰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引物才能夠起始複製,那麼經過每一輪dna複製過程,親代染『色』體dna的3’末端、與rna引物結合的一段dna必然因無法得到複製而在子代dna中丟失。

人類細胞的端粒平均含有達2000個ttaggg重複序列,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部分,ttaggg的重複序列就會丟失一部分,直至端粒徹底消失,細胞就進入了衰亡期。

1961年,海佛烈克在研究中發現,正常的人類胎兒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只能分裂大約60次,而後細胞群體停止分裂,進入衰老期,最終死去。細胞分裂停止前所能分裂的次數限制稱為“海佛烈克極限”(hayflick limit)。

李驍的論文裡推想有一種突破肌肉細胞“海佛烈克極限”的方法,就是用一種端粒酶恢復已經縮短到極限的母鐘端粒,從而開啟肌纖維的母鐘控制,讓肌纖維像胚胎期一樣重新開始生長。

“李驍,看完了嗎?”唐教授吃完了麻辣燙,用紙巾擦了擦臉上被辣出的汗水,戴上眼鏡望過來。

“看完了。”李驍點了點頭。

“好,這片論文我在網上用arxiv檢索了一下,論文相似度只有5%,也就意味著這片論文是原創的。”唐教授看著他,嚴肅地問道:“這真是你原創的嗎?”

“確實是我原創的。”

“好,那你怎麼解釋‘海佛烈克極限’突破的關鍵?按照你論文中所說的,如果這種端粒酶真得存在,它就能重新開啟肌纖維的母鐘控制,讓肌纖維像胚胎期一樣重新開始生長,這你是怎麼發現的?”唐教授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李驍感覺到了一陣為難,基因工程方面的發現和數學猜想的證明截然不同,如果說自己破解了哥達巴赫猜想,只要提供相關的證明過程就行了,就算有人質疑:你一個20歲的大學生是怎麼證明出來的?

自己也完全可以把證明過程甩到對方臉上,理直氣壯地說哥是天才,天才就是能證明出來!

可基因工程的發現都是和嚴謹的實驗關聯在一起,雖然也有相關的數學推導,不過更多的還是實驗結果。

譬如自己在論文中給出的肌纖維“海佛烈克極限”的端粒dna表達和理論上的端粒酶的化學結構,就需要實驗的佐證,否則並不知道它們正確與否。

當然李驍知道它們是正確的,因為這圖紙是系統給的,而且基因強化『液』也試製成功了,但對於當前的生物科技而言,它們還是未知的存在。

考慮了片刻,李驍只能兩手一攤:“老師,我無法給你更多解釋,我是在一次睡夢中夢到了這些知識,等我醒來它們是如此的清晰真實,我在紙上進行演算,邏輯上也完全說得通,但卻缺乏實驗驗證,所以我才把論文標題定為《試論母鐘、子鍾和孫鍾與肌纖維數目的關係》,它更多的是一種猜想和推論,而不是證實的結果。”

唐教授聽完這樣的解釋,並沒有發脾氣,反而表示理解地點了點頭,這就能解釋得通了!

如果李驍說自己能在實驗中驗證這個結果,那老唐可真要暴走了,你說你一個20歲的『毛』頭小夥子,吃的米還沒我吃得鹽多,你都已經能在實驗室中實現肌纖維母鐘分裂了,那我老唐一大把年紀不是活到了狗身上?

現在只是一種猜想和推論,就能解釋得通了,雖然是做夢夢到的,不過歷史上不乏一些科學家的重大發現,還真是做夢得到了啟發,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印度著名數學家——拉馬努金。

他有著很強的直覺洞察力(可稱之為“數感”),雖未受過嚴格數學訓練,卻能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經常宣稱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給其啟示,早晨醒來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慣以直覺(或者是跳步)匯出公式,不喜作證明(事後往往證明他是對的)。他所預見的數學命題,日後有許多得到了證實。

“好吧!我相信你說得都是真的,看來你是下一個拉馬努金啊!”老唐樂呵呵地一笑,“雖然只是猜想,不過很有意思,我用了一下午都在查閱相關資料,進行推理演算,我的直覺告訴我,正確『性』應該在80%以上。”

李驍聽得一喜,實驗課題的建立,一般有60%可能『性』就可以了,而80%的正確『性』,幾乎說這就是正確的了,老唐的這個評價很高啊!

“你的這篇論文給我很大的啟發,要是順著這個思路研究下去,真要是能在實驗室中實現,別說肌纖維的再次生長能實現,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