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次戰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章 分析數學,學霸的超基因系統,第101次戰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鋒不愧是號稱開了掛的男人,就在李驍倒了杯咖啡,回到座位上不久,張鋒就回信了。
“你這些資料看起來都挺有意思,我能感覺到它們之間蘊含著一種潛在的規律,建議你用分析數學工具試試,這些英文原版參考書你可以看看。”信中發來了一些pdf各式的電子書。
李驍一看,剛想吐槽自己已經用了不少數學分析的模型了,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意識到“分析數學”也許是另外一種東西。
他連忙點開其中一本電子書,匆匆瀏覽起簡介,這一看頓時喜悅不已。
分析數學是一種較複雜的專業數學分支,涉及到微積分、複變函式等諸多內容。其中微積分學是微分學和積分學的總稱。
由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和德國數學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分別獨立提出。20世紀,微積分在眾多科學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領域。
數學大師尤拉正是運用分析的方法得出了
sinx,cosx的內在聯絡,從而得到著名的尤拉公式,因此有了那個被稱為“上帝創造的公式”:
由於分析數學在分析方面的強大,被廣泛應用於化學、物理材料學、生物實驗領域,透過對實驗資料進行數學分析而總結出數學模型,借而推匯出某種從未見過的資料。
舉例來說:元素週期表在沒發現以前,人類對新元素的發現只能撞運氣,而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透過對已發現的元素進行分析,得出了元素排列是符合一定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原子核質量從小到大。
這種規律的發現,也就相當於為元素建立了一種數學模型,再透過這張元素週期表對未發現元素進行預測,有的放矢地尋找,為人類尋找未知元素提供了極大助力。
李驍現在要乾的,就是學習《分析數學》這門強大的工具,然後對500份實驗資料進行分析,建立起吻合的數學模型,那1%缺失的酶結構也就能找到了。
想明白了這些,李驍頓時眼中燃燒起興奮的火焰,彷彿看到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階梯,趕緊給張鋒回信:“多謝你啦!我這就試試。”
張鋒回信:“不客氣,要是你真得獲得成功,記得在華盛頓請我吃頓飯就行了。”(笑臉)
李驍笑著回覆:“一言為定!”
然後他想了想,給唐教授、黃導員和團隊成員分別發去資訊:“我要閉關一段時間研究,短則一週,長則半個月。不好意思了,這段時間團隊事務,只能請唐老師代為管理了。”
就把精力『藥』劑取出,一揚脖喝下,然後翻開pdf文件,聚精會神地學習起分析數學來。
留給他的時間只有兩週,在這兩週內不光要掌握分析數學這門強大的分析工具,還要找出裂解酶的結構,併成功合成,再完成實驗資料,最終完成專案成果。
時間很緊、很緊,他要再一次和時間賽跑了!
……
一週以後,唐教授沒有得到李驍的絲毫反饋,不禁也有些擔心,這一天把團隊成員都召集起來,開團隊會議。
目前團隊成員的工作都已經完成了70?上,全都處於停滯狀態,就等著李驍拿出裂解酶,進行最終的整合實驗了。
大家計程車氣都有些低落,顯得有些焦躁。
劉成皺著眉頭道:“老師,我們計算機程式部分都開發得差不多了,沒有李驍拿出實驗資料,我們根本進行不下去啊!現在已經九月下半旬了,最遲還有一週就得提交專案成果了,隊長什麼時候能出關啊?”
“是啊,是啊,我們就等李驍的結果了。”宋鑫等幾位同學都著急地道。
“你們著什麼急啊!撓子我知道,他說的話肯定算數,他說閉關兩週就一定是兩週,到時肯定能拿出結果來,你們就安心等著吧!這時候誰都別去打擾他!”王青松不樂意了,一拍桌子喊了一嗓子,他可是絕對相信李驍的,容不得別人質疑。
“我們也不是不相信隊長啊!我們是關心隊長,才這麼說的。”劉成有些激動地喊道,他為了這個專案也是付出了很多,要是這個專案失敗,他比誰都難受的。
“你們知道嗎?王聰團隊的實驗成果已經提交了,我昨晚看了一下,做得非常好!”蘇儷忽然悠悠地說了一句,讓氣氛一靜。
“你們自己看看吧!”她開啟了wiki網站,把王聰團隊的專案調了出來。
大家圍攏一看,只見網站架構非常專業,照片和文字相得益彰,只見王聰團隊數人穿著定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