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1章 動之以情,絕對巔峰,鐘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句話說的,頓時就讓幾個人唏噓不已,趙曉琳卻微微一笑:“沒關係,先上菜吧。你們的手藝個名聲,我們信得過。”
菜『色』上來,幾個人品嚐了一下,頓時就對老闆 手藝讚口不絕,這時候,王曉松就開口了:“其實啊,咱們濱萊縣的菜式,從菜系歸類上來說,屬於魯菜。
但是因為我們正好夾在膠東省和京城之間,早年魯菜八大名師進京傳藝,都是以濱萊為必經之路。所以京派菜系,包括譚家菜之類的官府菜,宮廷菜,也受到了很多我們濱萊菜的傳承影響。
之前我調研的時候啊,跟一些烹飪界的專家有過接觸,他們跟我說過,濱萊這個地方,看成是北方菜系之中,承上啟下之集大成者。
但是可惜了,一來是因為濱萊的區位優勢已經消失,而來是因為交通不便,三來是因為濱萊本地很多優質食材已經無法繼續產出,現在的濱萊菜,倒是成了‘上不了’檯面的象徵。”
這句話說的眾人都嗟嘆不已,這時候,就有一個人一瘸一拐的走過來上菜,剛剛走到旁邊,孫立紅忽然驚叫一聲:“老鄭,你怎麼在這裡?”
這個來上菜的瘸腿男人,就是孫立紅說的老鄭,看見孫立紅之後,也是一臉驚喜:“老孫,你今天上這兒來啦。”
孫立紅看上去很激動,拉著老鄭一定要讓他坐下來:“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當年的戰友。當年我們一起參加兩山輪戰的時候,我負傷了,是老鄭把我從火線上背下來的。
那時候要不是他,咬著牙,硬是把我送到了衛生所,我早就玩兒完了。後來我聽說你不是在南疆安家了嗎?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不來找我?”
老鄭苦笑一聲:“你看我這條腿,戰役結束之後,我也成了傷殘軍人,先是在南疆做營生。後來這個身體越來越不濟,年紀也大了,就想要落葉歸根。
可是我回到我老家,濱萊縣塘南鎮之後,才發現我們鎮上,基本上都已經搬空了,我沒辦法,又不想走回頭路,就只有在縣城找點事情做。
人家這裡的老闆一聽說我是傷殘軍人,對我很照顧,我在這兒挺好的。”
孫立紅楞了一下,轉而臉『色』一沉,長長的嘆息了一聲:“塘南鎮搬空了?是因為造紙廠的事情嗎?”
“誰說不是呢,每年排汙水,耕地全都廢了。”老鄭說道:“人家市裡的記者之前,還曝光說我們都是無良農民,種出來的都是汙染物,卻賣給城裡人吃,你說我們冤不冤枉。”
孫立紅憋著沒說話,只是舉起酒杯,狠狠地將裡面的一杯烈酒一飲而盡。
這頓飯,大家都吃的很沉重,眼看著到了最後,王曉松站起來買單,但是郝成,孫立紅和龐樂卻執意要aa制。
王曉松沒有堅持,就按照aa制,每個人分攤了吃飯的費用。
飯後,大家坐在‘河畔院子’的後院花園裡面,圍著一張石桌,喝著上面的一壺綠茶,張小林看了看王曉松,頓時就知道,王曉松要進入正題了。
王曉松微微一笑:““郝主任,孫『主席』,龐書記。今天我請大家來的意思,你們現在都明白了嗎?”
三個人沒有說話,但是王曉松毫不介意,接著說道:“就拿今天早上堵車的事情來說,一個區區小縣城,堵車堵城這樣,這正常嗎?
耽誤了居民們的生產,學習,生活。眼中阻斷了旅遊客流量,而且還讓很多原本可以製造效益的商家,失去了商機。
想改變這個現狀,怎麼做?要麼拓寬道路,這樣一來,拆遷的費用,時間成本,我們姑且不談,要知道我們濱萊縣最重要的旅遊資源之一,就是老縣城的原生態風貌區,拆了?用什麼吸引遊客?拆了真的古風民居,建一堆劣質的假古建嗎?
所以我說,在這一片區域,全面禁止機動車,開通旅遊通勤車,就是那種開放式的電瓶車,將周邊的荒地利用起來成為停車場,減少汙染的同時,也可以疏導交通。”
這時候,這三個人的表情還是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至少他們的眼神,已經不再閃閃爍爍的躲著王曉鬆了。
王曉松接著說道:“淩水河的情況大家也看見了,我們以前常說農業是我們的根本,但是我們現在,為了發展低端工業,已經幾乎徹底毀掉了濱萊縣的農業生產。
就用老鄭剛才的例子來說,塘南鎮,十四個行政村,兩萬多畝農田,原先是種植糧食,水果,大棚蔬菜等等的經濟作物。
就是因為三家小小的造紙廠,整個塘南鎮現在,都快上了人家城市副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