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午時,吃過飯後,吳宗睿回到書房。
這個時間點,任何人都不得打擾他,包括陳靈雁。
穿越近兩年時間了,吳宗睿的腦子幾乎就沒有停歇的時間,只要有空閒的時間,他就在腦海裡面回憶明末的歷史,有些事情記得很清晰,但有些事情已經開始模糊,所以需要不斷的發掘,讓那些模糊的事情慢慢的變得清晰。
後金韃子、農民起義以及朝廷三個方面的情況,這是吳宗睿回憶的重點,也是務必要記憶清楚的重點,這關乎吳宗睿今後邁出的任何一步。
這好比是壓在吳宗睿頭上的三座大山,將來需要一步一步的去攻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吳宗睿的優勢在於知曉歷史發展的軌跡,金手指也在這個地方,如果不能夠徹底展開金手指,最大限度發揮優勢,他將和明末其他計程車大夫一樣,要麼屈膝投降,成為大清的一名臣子,要麼陪著大明王朝一道覆滅。
只有這兩條路,所謂的避開政治做富家翁,那是騙小孩子的。
整理出來的資訊,吳宗睿用簡化字記下來,一些事情甚至用特有的圖案標記下來,以加強記憶,這是以防萬一,就算是有人看見了這些圖案和字畫,也能夠遮掩過去,畢竟吳宗睿有寒鳴寺三個月的經歷。
崇禎元年、崇禎二年和崇禎三年的大事情,透過不懈的回憶,吳宗睿悉數記錄下來,而且每一件大事的後面,都有相應的標註,結束了科舉考試之後,他的主要精力,幾乎都集中到這方面了。
崇禎元年到崇禎三年,屬於真正的多事之秋,發生了太多的事情,這裡麵包括了朝廷官員大幅度的變動,農民起義大規模的興起,以及後金出現的政權動『蕩』等等,相比較而言,最值得關注的有是三件大事,第一是崇禎皇帝剿滅魏忠賢,清算閹黨,導致了朝廷局勢的風雲變幻,第二是袁崇煥擅自斬殺『毛』文龍,消除後金韃子的後顧之憂,導致遼東的局勢出現不可逆轉的改變,第三是農民起義在陝西全面爆發,朝廷自此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
當然,自然災害的頻發,導致局勢更加的惡化。
每一件事情,吳宗睿都標註出來應對的辦法,以及對自身力量發展的利弊等等。
說起來吳宗睿有些冷酷,面對歷史的時候,他是無情的判官,不會在乎大明王朝,不在乎百姓的疾苦,更不在乎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甚至不在乎後金韃子對關內的劫掠,他在乎的是明末歷史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身力量的壯大,會有什麼樣的機遇。
偶爾吳宗睿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過於的冷酷了,至少從解密的諸多史書記載,崇禎皇帝是一個值得同情的皇帝,生『性』多疑、志大才疏,卻是勤勤懇懇,最終無法挽救大明王朝的頹勢,成為了王朝的殉葬品。
不過理智最終戰勝了感情,吳宗睿清楚,他不可能輔佐崇禎皇帝,伴君如伴虎,何況崇禎皇帝『性』格本來就存在巨大的缺陷,畢竟崇禎皇帝根本沒有做皇帝的機會,以前當王爺的時候,經歷了太多皇宮裡面的算計和傾軋,在惡劣的環境裡面生存下來,『性』格的確有些扭曲了。
『性』格平和的吳宗睿,想要讓自己變得絕對的平靜與冷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少爺,有人來拜訪。”
“劉寧,忘記我的吩咐了嗎,要說清楚什麼人來拜訪。”
“知道了,少爺,我沒有來得及說,張溥、吳偉業、楊廷樞和冒襄專門來拜訪。”
吳宗睿站起身來了,看著劉寧,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
昨日在盛澤歸家院發生的事情,吳宗睿試圖忘記,畢竟他與復社不可能有深交,面對這樣一個自我意識與思想逐漸成熟的社團,他無法駕馭,更不可能感化,力量不足的情況之下,與復社和平相處,力量足夠的情況之下,毫不留情的清理復社。
至於說昨日在詩詞比賽上面碾壓張溥,讓張溥萌生退意,意圖放棄復社,那不過是張溥顏面盡失情況下的憤怒和沮喪,不值一提,一夜過去,張溥必定痛定思痛,重整旗鼓,讓復社變得更加強大,到了那個時候,無人敢於隨意挑戰張溥的權威。
吳偉業、楊廷樞與冒襄等人,都是復社的骨幹,對於復社的壯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人一起前來拜訪,目的是很明確的。
吳宗睿是現實主義者,他對於復社有著異常深刻的分析,這種分析是深入骨髓的,不能說張溥是『奸』猾之人,可是隨著復社的發展壯大,處於巔峰的張溥,品嚐到了權力的魔力,見證了復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