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底。
吳氏家族的護衛,已經在淮安府城安頓下來,開始了日常的訓練,基本步入了正軌,羅典召負責往來淮安府和南京城之間,時時刻刻向吳宗睿稟報信義幫以及護衛訓練的事宜。
吳宗睿在府衙看到了塘報,京城又是風聲鶴唳了。
後金韃子十月下旬分別從大安口、龍井關和洪山口入關,開始了對京畿一帶的攻打和劫掠,沿途的明軍節節敗退,眼看著後金韃子就要威脅到京城了。
塘報來的如此之快,倒是出乎了吳宗睿的預料,看來大明的交通也有飛快的時候。
後金韃子大規模入關,且是在皇太極率領之下,應該是袁崇煥斬殺『毛』文龍引發的惡果。
六月初,袁崇煥持尚方寶劍,未經請旨的情況之下,斬殺了左都督『毛』文龍,導致駐紮皮島的明軍『亂』作一團,新任的總兵根本壓不下陣,皇太極趁機率領後金韃子,對皮島展開進攻,明軍大敗,『毛』文龍麾下的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等人,逃離了皮島,投奔了登萊巡撫孫元化,皮島自此為後金韃子佔據和控制。
『毛』文龍佔據的皮島,是後金韃子的一塊心病,如果後金韃子大舉興兵從古風口和喜峰口等地入關劫掠,則『毛』文龍會從皮島興兵,從背後偷襲後金韃子,如果不加以防範,『毛』文龍甚至可能威脅到海州、鞍山和遼陽等地,這是後金韃子無法承受的。
遺憾的是,袁崇煥因為『毛』文龍的桀驁不馴,擅自斬殺,導致後金韃子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長驅直入侵擾關內了。
這是袁崇煥闖下的大禍,可以說是點燃了大明王朝覆滅的導火線。
這一次後金韃子的侵襲,大明朝廷的損失是慘重的,其最為驍勇的戰將滿桂戰死,滿桂麾下的四萬明軍盡皆陣亡,守衛山海關一帶的七千明軍,也悉數被殲滅,山海關一帶幾乎無兵可調了,明軍透過寧遠大捷積攢起來的一點點士氣,這一戰之後全部消散,自此明軍的恐金症更加的強烈,幾乎不敢與後金韃子面對面交鋒了。
當然,此番的戰鬥,南方沒有遭受到多大的影響,而北方則陷入徹底的混『亂』之中。
這一份塘報,吳宗睿看了很長的時間,幾乎都能夠背下來了。
後金韃子應該是崇禎三年二月初撤走的,此戰之後,崇禎皇帝萬念俱灰,差點有了退位的想法,也就是在這個月,崇禎皇帝冊立了剛滿一歲的兒子朱慈烺為皇太子。
這裡面的緣由,同樣是因為袁崇煥。
崇禎皇帝登基的時候,不過十七歲的年紀,特殊的遭遇,讓他疑心很重,絕少相信他人,而袁崇煥則是極少的幾個得到崇禎皇帝完全信賴的人員。
崇禎皇帝授予了袁崇煥大權,全面負責遼東的事宜,而袁崇煥也信誓旦旦,豪言五年之內徹底剿滅後金韃子,光復遼瀋等地,殊不知牛皮吹大了是有問題的。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皇帝忍了,可是後金韃子的大軍都要攻打京城了,遠在關寧一帶駐紮的袁崇煥,居然什麼都不知道,一直到京城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才匆匆率領關寧鐵騎前來救駕,這讓崇禎皇帝徹底絕望了。
崇禎皇帝意識到了,袁崇煥根本不可能完成剿滅後金韃子的重任,而且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引發了惡果,讓大明的武將人人自危。
偏偏在袁崇煥斬殺『毛』文龍之後,南方也出現了幾起御史斬殺武將的事情。
後金韃子還沒有退卻,袁崇煥就被關到錦衣衛的大牢裡面去了。
崇禎三年八月,崇禎皇帝斬殺了袁崇煥,由此開始,他幾乎不信任任何的文武大臣了。
歷史的發展軌跡,吳宗睿是清楚的,不過他是看客,北方鬧得熱火朝天,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他的任務是抓緊集聚自身的力量。
一個月時間來,吳宗睿也斷了幾個案子,都不復雜,判決結果被告與原告都是服氣的。
每一個案子,吳宗睿都特別注重證據的蒐集,他特意告誡了身邊的吏員,收集到的證據材料絕不能遺失,若是有遺失,負責此事的吏員也跟著進入大牢裡面。
詹士龍和趙從榮等人,都仔細看了吳宗睿斷的案子。
詹士龍高興,吳宗睿能力出眾,對於他來說是巨大的幫助,趙從榮則是服氣,認為吳宗睿雖然年輕,能力遠遠的強於蔡思傑。
吳宗睿的努力,換來了回報。
詹士龍更加的器重他,趙從榮對他也表現出來了友善和尊重,劉方勝也時常與他打招呼閒聊,唯有蔡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