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 較量(3),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濟爾哈朗端坐在椅子上,看起來很淡定。
諸多的滿人軍官坐在他的身邊,凝神靜氣,大氣都不敢出。
這些軍官來自於滿八旗的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平日裡耀武揚威,呼風喚雨,其中不少人都是滿人權貴,特別是正藍旗的不少軍官,在旗主豪格被關押到宗人府、剝奪了一切爵位之後,攀附多爾袞,得到多爾袞的青睞,氣勢更盛,頗有些目中無人的味道。
在這些軍官看來,濟爾哈朗雖然是大清國的攝政王,不過當初因為支援豫親王豪格,遭遇到朝廷的打壓,早就沒有了攝政王的權勢,而且不少的滿人權貴認為,濟爾哈朗生性謹慎膽小,遭遇事情不大願意出頭,一味的自保,是出了名的謹慎之人。
此次濟爾哈朗領軍抵禦入侵的登萊新軍,在不少滿八旗的軍官看來是好事情,他們認為濟爾哈朗軟弱,對待他們的態度一定會很好。
很少有人知道,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為什麼能夠登上皇位,這裡面就有濟爾哈朗的堅持,如果不是濟爾哈朗在關鍵時刻的強硬,多爾袞也許就成為大清國的皇帝了。
在所有滿人權貴裡面,濟爾哈朗是絕對忠心於皇太極的。
來到遼陽之後,濟爾哈朗突然展現出來強硬的一面,接連懲戒了好幾個不大服從軍令的滿人軍官,其中包括一名正藍旗的一等甲喇章京。
正藍旗的一等甲喇章京,地位僅次於旗主,貨真價實的滿人權貴,不過濟爾哈朗毫不留情,不僅將這名不服從指揮的一等甲喇章京關押起來,還宣佈撤去這名一等甲喇章京在正藍旗之中的一切職位。
正藍旗之中的諸多軍官不服氣,於是聯合起來給攝政王多爾袞寫信告狀,誰知道告狀信如石沉大海,沒有絲毫的迴音,倒是濟爾哈朗不知道從什麼渠道知曉了此事,再一次的出手,懲戒了領頭寫信的兩名正藍旗的軍官。
自此,眾人明白了,濟爾哈朗有鐵血的一面,只是不大願意展示出來。
自此之後,所有軍官都老實了,他們知道濟爾哈朗的身份尊貴,大清國的攝政王、鄭親王,且全權代表皇上和朝廷領軍作戰,說得不好聽一些,濟爾哈朗如果真的雷霆大怒了,有人肯定會人頭落地的,就算是多爾袞出面求情,都不一定有用。
滿人權貴和滿人軍官,歷來都相信強權,濟爾哈朗展現出來鐵血的一面,他們馬上變得服服帖帖,壓根就不惹事了。
濟爾哈朗看了看眾人,揮揮手開口了。
“登萊新軍集結在遼陽城外,看樣子是準備發起對遼陽城池的進攻了,諸位務必齊心協力,共同抵禦登萊新軍,護衛遼陽城,護衛我大清國,我聽聞登萊新軍的火炮異常的犀利,故而守衛城牆的軍士,一定要注意登萊新軍的火炮。。。”
“好了,尼堪與嶽東留下,其餘人都散了吧。。。”
眾人很快散去,留下了尼堪與嶽東二人。
尼堪是原大貝勒褚英的兒子,被朝廷敕封為敬謹郡王,作戰勇猛,隸屬於正藍旗,嶽東是阿巴泰的兒子,被朝廷敕封為多羅貝勒,隸屬於鑲藍旗。
這兩人是濟爾哈朗主要的助手。
尼堪三十八歲,年富力強,參與了很多戰鬥,有著豐富的經驗,剛剛晉升為敬謹郡王,屬於正藍旗之中的佼佼者,嶽東二十二歲,很年輕,不過思維活躍,有勇有謀,不可小覷,其父親阿巴泰去年病逝,讓嶽東更加成熟老練。
尼堪與嶽東得到濟爾哈朗的青睞,還是不簡單,要知道濟爾哈朗看人很毒,一般人根本入不了法眼。
大堂裡面安靜下來,軍士已經守衛在大門外面,不準任何人進入。
濟爾哈朗沒有馬上開口商議事情,而是站起身來。
“我們到廂房去說話。。。”
對於濟爾哈朗的謹慎,尼堪與嶽東是完全理解,也完全支援和贊同的,兩人也跟著站起身來,往廂房的方向而去。
進入廂房之前,濟爾哈朗令身邊的親兵守在廂房的門口,任何人不得打擾。
廂房的桌案上面,擺著一張標註諸多記號的地圖,上面的標記都是濟爾哈朗親自標註的。
尼堪和嶽東兩人站在濟爾哈朗的身後,看向了地圖。
“石廷柱、馬國柱和吳守進率領的漢八旗軍士,已經離開了鞍山,前往三岔河,他們一直都很順利,沿途沒有遭遇到任何的登萊新軍軍士,這說明登萊新軍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遼陽、鞍山、海州和耀州等城池,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情形,不過昨日我認真思索了一下,與其讓石廷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