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梟雄末路(8),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節約時間,身為主帥的廖文儒,考慮到進攻瀋陽的部署全面鋪開,所以要求洪承疇率領大軍直接前往鎮北關,將所有攜帶的補給和彈藥全部都送到鎮北關去,皇上默許了廖文儒的這個調整。
現在看來,廖文儒的這個調整無疑是英明和正確的,駐守鎮北關的喬明俊,得到了充足的補給,可以放手一搏,全力守衛鎮北關了。
鎮北關之戰,乃是遼東整個戰役的收官之戰,打好了北方將徹底的穩定下來,打不好朝廷則要消耗極大的精力來肅清北方的殘敵,這也難怪皇上和朝廷都特別重視鎮北關之戰。
瀋陽到鐵嶺不足兩百里地,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十萬大軍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如果全部都是騎兵,也要一天左右的時間,但急行軍就不一樣了,可以更快的抵達。
登萊新軍的魔鬼訓練,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吳宗睿親自制定的訓練方案,在急行軍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個要求,就是步卒在輕裝前行的時候,一天一夜行軍一百五十里地左右,負重前行的時候,一天一夜行軍一百里地左右。
也就是說,十萬大軍從瀋陽出發前往鐵嶺,全部抵達也不過兩天時間,至於說牛犇率領的前軍三萬精銳的騎兵,速度就要快很多了,至於快到什麼樣的程度,那就要看面臨什麼樣的局勢了。
瀋陽到鐵嶺的官道不好走,很多地方都是坑坑窪窪,這與關內完全不一樣,與山海關一帶都有著巨大的區別,大吳朝廷特別重視道路、溝渠與河道的建設和維修,南北的官道都是暢通的,包括大運河,都進行了兩個大規模的疏通,不過後金朝廷就不一樣了,他們醉心於軍事方面,不斷的壯大八旗軍的力量,至於說民生建設方面,漠不關心。
行軍的途中,牛犇有時候不得不命令減慢速度,以免胯下的戰馬受傷,如果馬蹄撞到了石塊上面,那就無法賓士了,一味的求快,最終可能得不償失。
牛犇不知道罵了多少次的娘,他甚至認為,後金小朝廷就應該滅亡,就算是朝廷不大規模征伐,這樣的朝廷也無法維持多長的時間。
距離鐵嶺還有五十里地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子時。
斥候快馬來報,鐵嶺城內已經沒有八旗軍的軍士了。
牛犇楞了一下,他接到的命令,是直奔鐵嶺,徹底打敗駐守鐵嶺的八旗軍,爾後引兵前往鎮北關,合圍八旗軍,這樣的命令,牛犇剛開始不是很明白,明明鎮北關遭受巨大的壓力,大軍前去馳援為什麼還要進攻鐵嶺,廖文儒親自做出瞭解釋,他說此次的鎮北關之戰,登萊新軍的目的是徹底剿滅八旗軍,如果大軍繞過了鐵嶺,直撲鎮北關,則進攻鎮北關的八旗軍,很有可能與駐守鐵嶺的八旗軍裡應外合,給登萊新軍造成一定麻煩,且登萊新軍圍攻鐵嶺,一定會徹底攪亂進攻鎮北關的八旗軍。
牛犇出發之前,廖文儒也說出了擔憂,那就是八旗軍放棄鐵嶺,全部朝著鎮北關的方向開拔,如此洪承疇和喬明俊的壓力將要驟然增加。
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等人,果然身經百戰,並非平庸之輩,他們徹底放棄了鐵嶺,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鎮北關去了。
牛犇的臉色變得陰沉,迅速對著傳令兵下達了命令,大軍繞過鐵嶺,直撲鎮北關。
傳令兵和斥候同時下達牛犇的命令,大軍沿著官道,朝著鎮北關的方向疾馳而去。
牛犇在隊伍的中間,黑夜行軍,五十里地的距離,三萬大軍全速前行,也需要一個多時辰的時間,而且道路崎嶇,還要隨時注意,避免戰馬受傷。
“洪大人,喬將軍,你們一定堅持住,我們馬上就要到了。。。”
傳達完畢命令的傳令兵和斥候,縱馬來到了牛犇的旁邊。
稍微的沉思,牛犇看著斥候開口了。
“馬上將八旗軍全部前往鐵嶺的訊息稟報給大帥和祖將軍,同時稟報,我們已經繞過鐵嶺,直接朝著鎮北關的方向而去,我們一定盡最大的力量,圍困八旗軍,不讓他們逃脫。。。”
斥候扭轉馬頭,縱馬朝著相反的方向賓士而去。
牛犇看了看黑漆漆的前方,咬緊牙關,縱馬開始了飛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