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塵埃落定(4),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全征服蒙古草原以及烏斯藏都司,需要時間,可吳宗睿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世界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雖然大吳王朝依舊處在世界的頂峰之上,東亞各國唯大吳朝廷馬首是瞻,西方國家對於大吳王朝也是試探性的接觸,葡萄牙王國以及西班牙王國的戰船編隊,在臺灣島嶼被大吳朝廷的水師徹底打敗,暫時的屈服了,不過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科技的迅速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導致第一次工業革命達到了巔峰,如果大吳朝廷不能夠主宰世界科技的發展,到時候依舊會落後,數百年之後的一幕還是有可能出現。
穿越的吳宗睿,最大的心願,就是讓華夏民族屹立於世界的巔峰,而且要充分利用華夏民族傳承數千年的文化影響全世界,為華夏民族的迅猛發展鋪墊一條金光大道。
蒸汽機必須出現在大吳王朝,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必須是大吳王朝。
歷史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起於1733年,終於1840年,一百多年時間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自耕農逐漸的消失,帶之的是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大吳王朝依舊是以自耕農為主的社會,在朝廷的大力支援下,南方出現了大量的商貿階層,諸多的作坊如同雨後春筍版出現,資本階級的雛形已經具備,商品經濟逐漸佔據重要的地位,在某些地方超越了農業經濟,但這遠遠不夠,而且朝廷還要預防資本階層的無限壯大,避免資本對朝政的過多幹涉。
大吳朝廷對科技的重視和引進,已經站在世界的前列,在大吳各地開辦的學堂裡面,廣泛的開始傳授數學和地理等科技知識,科舉考試雖然還存在,但考試的形式逐漸開始變化,不再完全以四書五經為主,數學和地理等科技知識,也進入考試之中。
不少的科技成果,已經開始出現在南方的諸多作坊之中,譬如說紡織業的進步,分工又合作的形式,一條龍的生產線等等,讓人眼睛一亮。
這都是吳宗睿一力推行的結果,如果不是擁有崇高的威望,以及一大幫忠心支援的官吏,吳宗坤恐怕做不到這一點。
有些時候,吳宗睿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因為朝中的絕大部分官吏,都是從小讀著四書五經長大的,想要他們完全轉變思想猶如登天,基本做不到。
各地學堂以及京城的皇家學堂必須儘快培養一大批的科技人才,朝廷急需這些有著新思想的科技人才,華夏民族的發展和壯大,需要依靠這些人才,接下來,吳宗睿還會想方設法的從世界各地引進人才,讓他們為大吳朝廷服務。
這樣算起來,吳宗睿的時間不多。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吳宗睿在奮力推進大吳朝廷改革的同時,也要悉心培養太子吳凡丞,讓吳凡丞有著當下最為先進的思想,能夠主導未來的大吳王朝不斷走向繁榮,且有可能的情況之下,還要悉心培養皇太孫。
謀取了大明的天下,吳宗睿沒有滿足,他的憂患意識更加的濃厚。
不管理想如何的豐滿,也不管規劃如何的詳細,都要一步步的推進,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去慢慢實現,有些事情急不得,但有些事情也拖不得。
譬如說國土的完整,國內局勢的穩定,這件事情就不能夠拖得太長。
如果內部不能夠完全穩定下來,還存在疆土分裂的情形,朝廷就難以集中精力致力於民生,致力於科技發展,致力於對外的擴張。
穩定蒙古部落、穩定大草原,就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穩定烏斯藏都司等地。
吳宗睿善待大清國皇太后布木布泰,不殺大清國的皇帝福臨,一方面是有著足夠的自信心,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儘快的籠絡和掌控蒙古部落。
八旗軍徹底覆滅,數萬的八旗軍軍士被編入到登萊新軍之中,這些軍士接受了講武堂的教育,牢記了登萊新軍的軍紀軍規,不管是滿人還是蒙古人,在登萊新軍之中不會遭受太多歧視,且他們的家人也得到安置。
這一招,徹底穩定了北方,少數心懷叵測的滿人權貴,絲毫沒有機會,他們無法招募人員,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被身邊的滿人舉報,最終喪命,而大量的蒙古人進入登萊新軍之中,也能夠影響到蒙古部落,促使蒙古部落儘早臣服大吳朝廷。
這一切,都還差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布木布泰,已經滅亡的大清國之皇太后。
文華殿。
吳宗睿放下手中的奏摺,對著曾永忠、盧發軒和廖文儒開口了。
“迎娶博特氏的事情,內閣來安排,科爾沁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