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照應,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亮了。
義軍再次集結,整齊肅立在距離洛陽府城南門不遠處,準備強攻洛陽府城。
洛陽府城的城牆極其堅固,李自成曾經採用挖地道進入洛陽府城的進攻辦法,但很不成功,且不說麾下的義軍軍士能不能準確的算計,就說挖地道也是技術活,隨著地道的拓展,地道內的空氣愈發的稀薄,稍不注意軍士就可能窒息,喪命於地道之中。
至於說攻打城池,高大堅固的城牆更是無法逾越。
手持單筒望遠鏡的李自成和張東濤等人,看著洛陽府城的城牆,兩人的神色都很嚴峻。
城牆之上守衛的明軍軍士,舉著手中的弓箭,看上去有些無精打采。
李自成有些不敢相信,手持單筒望遠鏡看了好半天,扭頭詢問身邊的張東濤。
“張東濤,明軍的軍士好像士氣不振,你發現了嗎。”
“闖王,我也看見了,奇怪啊,我們都要進攻城池了,明軍軍士為何無精打采的。”
李自成搖了搖頭。
“不管他,明軍軍士無精打采,對我們有利,辰時我們開始進攻。。。”
。。。
洛陽府城內,福王府。
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再次來到了福王府,拜見福王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在洛陽府城的名氣很大,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其母親是大名鼎鼎的鄭貴妃,當初萬曆皇帝差點冊立福王朱常洵為皇太子,引發了萬曆朝的國本之爭,要不是朝中大臣堅決的反對,朱常洵鐵定成為皇帝。
萬曆皇帝疼愛朱常洵,賜予了大量的錢財,為朱常洵在洛陽府城修建壯麗的王府,賜予朱常洵的錢財是其他王爺的十倍左右,且在朱常洵前往洛陽封地的時候,賜予其四萬頃良田,幾乎涵蓋洛陽府城周遭全部的良田。
朱常洵抵達洛陽府城之後,橫徵暴斂,拼命的搜刮錢財,更加過分的是,陝西與河南各地遭受災荒的時候,朱常洵不聞不問,依舊徵收農業賦稅,導致百姓流離失所。
地方官吏不敢彈劾朱常洵,因為朱常洵與當今聖上的關係不一般,朱常洵是崇禎皇帝的親叔叔,而且朱常洵絕不過問朝中的任何事宜,每日裡就是花天酒地,盡情的享樂,朱常洵這樣的行為,在皇上和朝廷看來,就是最為合格的王爺了。
李自成圍攻洛陽府城的時候,知府等一眾官員,專門拜訪朱常洵,希望朱常洵拿出來部分的錢財和糧食,賞賜給守衛城池的軍士,以鼓勵他們計程車氣,誰知道朱常洵根本不聽,一毛不拔的同時,還放出話來,說是軍士的職責就是守衛城池,剿滅流寇,若是他們做的不好,朱常洵還要上奏皇上,懲戒洛陽府地方官吏和軍士。
洛陽府城周遭的絕大部分土地都屬於福王朱常洵所有,地方上並無太多的賦稅收入,存糧也不是很多,大都依靠戶部撥付錢糧來維持,原五省總督熊文燦,以及內閣大臣、兵馬大都督楊嗣昌都曾經在這裡駐紮,楊嗣昌的行營就在洛陽府城,駐軍的增加,導致糧草消耗激增,戶部根本沒有辦法及時的撥付洛陽府城需要的錢糧。
楊嗣昌離開洛陽府城,前往四川重慶的時候,洛陽府城的存糧已經不足,楊嗣昌給戶部和兵部寫去了信函,可惜戶部和兵部都沒有高度重視,並未及時給洛陽府城撥付錢糧。
如此情況下,李自成突然圍攻洛陽府城,城內的糧食明顯不足,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知府衙門只能在城內強行的籌措糧草,保證守衛城池軍士的基本開銷,至少不能夠讓拼殺的軍士餓著肚子去守衛城池。
偏偏這個時候,福王朱常洵站出來了,指責地方官府強行的徵收糧食,揚言要彈劾知府等眾多的官吏,導致諸多的地方官吏不敢繼續強行的籌措糧草。
糧食不足,守衛城池的軍士自然就要捱餓。
原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知曉這些情況之後,專門前往福王府邸去拜訪,苦口婆心的勸說福王朱常洵,拿出一些錢糧來供給守衛城池的軍士,激勵他們計程車氣,府縣衙門官吏強行的徵收糧草,也是迫不得已,畢竟軍士不能餓著肚子守衛城池,不想朱常洵根本不給呂維祺顏面,堅持要彈劾,最終呂維祺發怒,言明其中的利害關係,朱常洵總算是軟下來,答應不彈劾洛陽的官吏,但地方官府不得再行強行募集糧草。
呂維祺明白福王朱常洵為什麼要出面干涉,無非是擔心募集糧食到了一定的程度,自身的錢財遭遇到侵犯。
最近一段時間,守衛洛陽府城的軍士,已經吃不飽飯,時常的忍飢挨餓,他們知道了福王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