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廖文儒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的笑容。
作為渡過遼河作戰大軍的總指揮,廖文儒肩上的擔子很重,壓力也很大,當初在西平堡,吳宗睿決定親自率領五萬將士渡過遼河作戰,廖文儒堅決反對,堅持由自己率領大軍渡過遼河作戰,且保證打敗大營的後金韃子。
步兵營使用撞擊式燧發槍作戰,這也是第一次,可以說,登萊新軍今後作戰的所有部署都會出現重大的變化,而渡過遼河突襲後金韃子的大營,就是第一戰。
未知的因素太多,讓廖文儒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況。
一萬五千騎兵將士早就抵達設伏地點。
傳令兵和斥候急匆匆往來於大營與設伏地點之間,稟報大營方向的戰況。
可以說,從進攻開始的時候,廖文儒就掌握了所有的詳細情況,包括進攻的諸多細節,得知大營裡面的後金韃子被壓的喘不過氣來,正門衝鋒的後金韃子騎兵也遭遇到慘敗的時候,廖文儒知道,這場戰鬥能夠獲取最大的勝利了。
斥候再次稟報之後,廖文儒下達命令,所有將士做好準備,狙擊和絞殺撤退的後金韃子。
。。。
打擊和失望來的太快,饒是索尼足夠的冷靜,一時半會也難以接受。
負傷的副將被軍事抬過來,絕望的呼喊索尼趕快命令軍士撤離的時候,索尼才開始正視他和大營裡面所有軍士的處境。
斥候早就稟報了,大營的正前方和左右兩翼,悉數由大明登萊新軍的軍士包圍進攻,唯獨大營的後方,沒有發現登萊新軍的軍士,斥候甚至在大營後方兩裡地的範圍內偵查,也沒有發現明軍軍士的蹤跡。
遲遲沒有下達撤退命令的索尼,腦子裡居然想到了,回到盛京之後,一定向皇太極建議,也要給八旗軍軍士配備火繩槍。
受傷倒地的軍士越來越多,大營左右兩翼進攻的明軍軍士眼看著就要靠近且進入大營之中了,正前方衝鋒的騎兵受阻,用騎兵衝破明軍陣型的決定已經成為笑談,根本不可能了。
零星的箭雨都是躲在營房四周的軍士射出去的,對於進攻的明軍軍士,已經無法造成多大的威脅,更是無法遲滯明軍軍士進攻的步伐。
營地很大,當初搭建這個營地,是按照容納十萬軍士的規模修建的,營地的正前方有大片的空地,演練場和點將臺都在這裡,營地左右兩邊同樣有部分的空地,營地則是一排排的整齊修建,營地的後方主要是馬場以及堆放糧草的地方。
遼陽、鞍山以及海州,距離西平堡距離有些遠,中間隔著遼河與渾河兩道河流,當初大清國控制了這一片區域的時候,皇太極就想著在遼陽與西平堡之間建立起來城池,不過修建城池的耗資太過於巨大,最終放棄,但遼陽與西平堡之間,建立起來一座營房。
索尼終於徹底冷靜下來,知道大軍撤離營地勢在必行。
“傳令下去,所有軍士從營地後方撤離,往渾河的方向撤離。。。”
撤退命令下達的同時,索尼也在親兵的護衛之下,往營地的後方撤離了。
撤退的命令雖然倉促,不過訓練有素的軍士,很快出了營房,朝著營地後方迅速集中。
騎馬來到營地後方的時候,索尼看著擺放在右邊的五尊紅夷大炮,眼睛裡面差點滴血。
紅夷大炮是大清國的寶貝,威力巨大,在大淩河城之戰中,發揮出來了決定性的作用,完全摧垮了明軍軍士的鬥志。
五尊沉重的紅夷大炮是沒有辦法運走了,炸燬也來不及了。
索尼壓根沒有想到,麾下的軍士這麼快既要撤離大營,朝著渾河的方向而去。
再說了,下令炸燬紅夷大炮,燒掉營地裡面的糧草,都需要時間,如果大軍繼續在營地裡面遲遲不撤離,營地雖然很大,等到明軍進入營地,再想要撤離,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八旗軍作戰並非百戰百勝,但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遭遇到失敗,能夠最大限度的保全實力,帶著儘量多的軍士撤回去,就不算是真正的失敗。
索尼僅僅是看了看堆放在大營後院右方的紅夷大炮,以及左邊的糧草,一言不發,揮舞馬鞭抽打胯下的戰馬,朝著敞開的大門衝過去,他的身後,是大量跟隨而至的軍士。
。。。
“稟報大帥,撤離大營的後金韃子,馬上就要到了。。。”
廖文儒點點頭,放下了手中的單筒望遠鏡。
“告訴所有的將士,沒有我的命令,不準發起進攻,務必等到後金韃子全部進入到伏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