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一章 算計不錯,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貝勒貝子,就是看不到這一點,總是想著發起對西平堡等地的進攻。”
“好了,說說你的想法吧。”
皇太極的話語裡面透露出來兩難,一方面大明登萊新軍在遼河以西不斷的發展壯大,嚴重威脅到大清國的安全,另外一方面大明登萊新軍的戰鬥力強悍,有著足夠的底氣,八旗軍若是發起全面的進攻,不一定能夠獲取勝利。
范文程略微的思索了一下,小心的開口了。
“皇上,奴才覺得,還是要發起對遼東的進攻,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個原因,大明登萊新軍駐紮在遼河以東,實力不斷的壯大,恐怕對我大清國造成威脅,我大清國不能夠放任其壯大實力。”
“第二個原因,大明的中原已經陷入到混亂之中,那些吃不飽飯的漢人聯合起來造反,正在進攻大明中原的諸多城池,大明的皇上和朝廷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更是無法解決中原的混亂局勢,我八旗軍進攻遼東,大明的皇上和朝廷無法提供任何的援助。”
“第三個原因,透過一年多的互市,我大清國儲存了足夠的糧食,完全能夠維持征伐所需要的開銷,而且我大清國掌控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大軍發起對遼河以東的進攻,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援。”
。。。
皇太極微微點頭,看著范文程再次的開口。
“文程,你的分析有理有據,朕能夠聽得進去,我大清國獲取到錦州、寧遠、大淩河城、廣寧、義州和西平堡等地的情報,都顯示這些地方的漢人百姓大量增加,去歲他們種植的糧食獲取了豐收,今年的氣候不錯,糧食的長勢很好,他們即將再次獲取豐收,若是我八旗軍這個時候發起進攻,能夠徹底攪亂錦州等地的局面,也是不錯的。”
范文程連忙抱拳行禮。
“皇上深謀遠慮,奴才佩服之至,奴才以為,我八旗軍不必發起大規模的進攻,只要能夠進入遼河以東作戰,讓那裡的漢人百姓感覺到恐懼,讓那些商賈察覺到危險,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就無法很好的控制遼東諸多的地方。。。”
皇太極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發起對西平堡等地進攻的決心,他已經堅定下來,至於說如何的進攻,尚在考慮,如果對西平堡等地發起最大規模的進攻,與大明登萊新軍在遼東決戰,這不符合大清國的利益,畢竟大明不僅僅是登萊新軍,還有其他大量的軍隊,如果八旗軍與大明登萊新軍拼的兩敗俱傷,大明皇上和朝廷就能夠乘虛而入,發起對大清國的全面進攻。
儘管大清國這些年來長足的發展,可是與龐大的大明王朝比較起來,實力還是太弱,不管是佔據的底盤,還是擁有的人口財富,大清國都無法與大明王朝比較,所以大清國還需要逐步的發展,必要的時候入關進攻,徹底攪亂大明的局勢,讓大明各地不得安寧。
大明的登萊新軍如同一匹黑馬,橫空出世,橫亙在遼河以東,讓皇太極如鯁在喉,難以安寧,這根刺必須要徹底的拔掉,至少要徹底打擊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的囂張氣焰。
“文程,恭維的話語就不要說了,朕不習慣這些,馬上就是秋收季節,朕以為秋收季節發起進攻,效果應該是最好的,朕不打算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與以往八旗軍入關作戰一樣,只要八旗軍將士能夠徹底攪亂遼河以東的穩定局面,就是獲取到的最大勝利。”
。。。
禮親王代善進入鑲黃旗營地中軍帳的時候,臉上沒有什麼表情。
長子多羅克勤郡王嶽託陣亡之後,代善深居簡出,極少參與到朝中的事宜,與大清國的諸多滿人權貴也拉開了距離,皇太極的英明睿智代善很清楚,也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實實,就能夠保全家族,能夠有一個還不錯的晚年。
代善很清楚皇太極的志向,皇太極是想著入主中原的,不過在代善看來,目前的大清國還沒有那樣的實力,大明太大了,絕不是目前的大清國可以控制的,也許經過一兩代人的努力,大清國能夠徹底滅掉大明王朝,但不是現在。
皇太極突然的召見,讓代善的內心起了波瀾,他能夠猜到是什麼事情,也能夠理解皇太極的想法,只是不明白皇太極為什麼找他這個幾乎隱退的親王。
來到中軍帳的門口,代善略微的停頓了一下,守候在門口的皇宮侍衛,連忙屈膝給代善行禮,一名皇宮侍衛出列,走到代善的面前,準備領著代善進入到中軍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