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慶府衙,廂房。

楊嗣昌手中拿著朝廷的塘報發呆。

原山東巡撫宋學朱,調整到兵部出任兵部右侍郎,原工部右侍郎程識益,出任山東巡撫。

一次看似平常的調整,打亂了楊嗣昌的心神。

表面上看,宋學朱得到了提拔,能夠以山東巡撫的身份,出任兵部右侍郎,換做誰都是滿意的,至於說程識益,能夠從清水衙門的工部到山東出任巡撫,也是皆大歡喜。

但楊嗣昌從中察覺到了危機。

雖然離開了京城,出任兵馬大都督,負責剿滅流寇,但是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宜,楊嗣昌還是清楚的,且楊嗣昌所有的奏摺,都是直接給皇上的,朝中有什麼訊息,皇上也會想辦法以各種方式告知他楊嗣昌,但這一次調整山東巡撫宋學朱,楊嗣昌沒有得到任何訊息。

宋學朱的身份有些特殊。

原任的山東巡撫朱大典,在山東有威望,穩定了地方的局勢,特別是後金韃子入關作戰,橫掃北直隸,打算進入山東的時候,朱大典聯合薊遼督師吳宗睿,硬是打敗了後金韃子,逼迫後金韃子撤離了關內,回到瀋陽去了,這是巨大的功勞。

可惜皇上擔憂登萊新軍的力量不斷的壯大,調整了親近吳宗睿和登萊新軍的朱大典,讓山東巡按御史宋學朱出任山東巡撫。

楊嗣昌很清楚,皇上重用宋學朱,目的就是限制登萊新軍的不斷壯大,宋學朱是皇上的一枚棋子,專門用來對付吳宗睿。

楊嗣昌離開京城之前,主政兵部的時候,就看到了諸多彈劾宋學朱的奏摺,不過內閣、兵部和吏部,都壓下了這些奏摺,內閣諸多的大人,包括吏部尚書,都清楚皇上的態度,也知道宋學朱的作用,沒有誰會將這些奏摺翻出來。

那個時候,楊嗣昌完全支援皇上的決定,暗地裡也對宋學朱表示了支援。

楊嗣昌與吳宗睿之間沒有什麼恩怨,也不熟悉吳宗睿,但是他很清楚,吳宗睿的實力不斷的壯大,而且不大聽從皇上和朝廷的調遣,這裡面暗藏危機,時間長了,吳宗睿必定成為難以控制的藩鎮,這是皇上最為擔憂的事宜,也是大明朝廷難以穩定的根源。

有了這樣的想法,楊嗣昌數次的支援宋學朱,在宋學朱遭遇諸多彈劾的時候,也旗幟鮮明的支援宋學朱,直接幫助宋學朱控制山東的局勢,插手登州和萊州的諸多事宜。

離開京城之後,楊嗣昌同樣關心山東的局勢,關注山東巡撫宋學朱是不是真正能夠干涉登州和萊州的事宜,是不是真的能夠為皇上和朝廷辦好這件重大的事情。

內心裡面,楊嗣昌無所謂山東巡撫的人選,只是理解皇上的心思,對宋學朱表示了支援,這樣做,楊嗣昌能夠穩定自身的地位,能夠長久的掌控權力。

宋學朱突然離開了山東,進入兵部,出任兵部右侍郎,觸動了楊嗣昌敏感的神經。

透過一些手段,楊嗣昌知道了宋學朱為什麼被調整,因為兵部尚書傅宗龍公開了宋學朱被彈劾的諸多奏摺,吏部對此表示了支援,內閣根據兵部和吏部的建議,向皇上提出了調整山東巡撫的建議,皇上採納了內閣的意見。

嚴格說起來,宋學朱雖然遭遇到了彈劾,但調整到京城出任兵部右侍郎,還是被提拔和重用了,皇上在這方面還是堅持了自身的決定,沒有虧待宋學朱。

兵部尚書傅宗龍是楊嗣昌直接推薦的,在這麼重大的事情上面,沒有任何的書信,也沒有告知宋學朱被調整的事宜,讓楊嗣昌感覺到了危機。

楊嗣昌依舊是內閣大臣,以內閣大臣的身份兼任兵馬大都督,但畢竟遠離京城,不知道京城的事宜,不知道內閣以及兵部的諸多事宜,儘管皇上有敕信,但不能夠完全展現出來內閣的態勢。

遠離中樞,不知道朝中的事宜,時間長了,必定被排擠出去,無法參與朝中任何事宜。

這是楊嗣昌最為擔心的事宜,而且他親自舉薦的兵部尚書傅宗龍,也改變了態度,如此重大的事情,都沒有通報。

更加關鍵的是皇上,這麼重大的事情,身為內閣大臣、兵馬大都督的楊嗣昌,什麼都不知道,這說明了什麼。

這讓楊嗣昌不得不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或許中原局勢的不穩定,是最大的原因。

楊嗣昌不願意去做過多的分析,甚至不願意猜想內閣是不是有人想著算計他,皇上的態度如此的曖昧,是不是對中原局勢的混亂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流寇李自成攻打洛陽府城有一段時間了,楊嗣昌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