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不應該處置他們。”
“孫傳庭身為陝西巡撫,不思報效皇上和朝廷,且在陝西局勢發生鉅變之時,推卸責任,將所有過錯皆推給山海關總兵吳襄,吳襄本是武將,奉旨馳援中原,剿滅流寇,絕無過問民生事宜之權力,故而在陝西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之中,孫傳庭的責任最大。”
“我的建議是,免去孫傳庭陝西巡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之職,鎖拿進京,待三司會審之後定罪,免去吳襄山海關總兵之職,著大理寺予以釦眼審訊。”
“駐紮涿州之遼東邊軍,迅速趕赴河南洛陽,歸於五省總督熊文燦指揮。”
“熊文燦大人務必盡心竭力,壓制流寇的囂張氣焰,且抓住機會,徹底剿滅流寇,還中原和北方的安寧。”
。。。
楊嗣昌是內閣大臣,兼任兵部尚書,深得皇上信任,朝中軍事部署的事宜,皇上幾乎都是詢問楊嗣昌最終做出決定,儘管楊嗣昌提出的建議,牽涉到吏部管轄的事宜,但諸多的內閣大臣、包括內閣首輔劉宇亮不會反對。
眾人都很清楚,皇上正處於盛怒之中,必須有人出來為陝西的惡劣局勢負責。
孫傳庭身為陝西巡撫,當仁不讓。
至於說陝西局勢惡劣的真正原因,以及李自成及其麾下流寇迅速壯大的事實,倒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流寇作亂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了。
內閣基本統一了意見,基本就是楊嗣昌提出的諸多建議。
主持內閣商議的劉宇亮,眼見著陝西惡劣局勢的事情,已經有人負責了,也略微的放心,他看了看眾人,不緊不慢的開口了。
“流寇勢大,不僅僅是陝西受到影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皆告急,皇上憂心,我看是不是繼續調動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馳援陝西等地,以圖徹底剿滅流寇。。。”
劉宇亮還沒有說完,周遭瞬間安靜下來。
皇上已經下旨,調遼東邊軍入關剿滅流寇,山海關總兵吳襄率領兩萬餘軍士進入陝西作戰,遭遇慘敗,與陝西巡撫孫承宗之間也產生矛盾,其麾下剩餘的軍士將被調至河南洛陽,歸於五省總督熊文燦節制,如此的情況之下,劉宇亮居然再次提出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不管有什麼樣的理由,都是有些說不通的。
楊嗣昌的臉色有些發白,劉宇亮的提議不簡單,他從中看到了皇上的影子。
皇上對登萊新軍一直心存覬覦,假以時日,皇上對登萊新軍的擔憂,甚至會超過逐漸壯大起來的流寇。
劉宇亮是內閣首輔,不管能力如何,總是要領悟皇上的心意。
眼見沒有人開口說話,劉宇亮再次開口了。
“楊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認為再次調動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入關作戰,如何啊。”
楊嗣昌內心暗罵了劉宇亮幾句話,抬頭看著劉宇亮,字斟句酌開口了。
“劉大人,再次調遣登萊新軍以及遼東邊軍入關作戰的事宜,下官的確沒有考慮到,皆應山海關總兵吳襄即將被押解到京城,如此情況之下,下官認為,暫時不要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等到陝西的事宜處理完畢,再行考慮是不是需要再次調遣大軍。。。”
楊嗣昌說完,內閣次輔薛國觀也跟著開口了。
“我以為楊大人的建議不錯,且將陝西的事情處理完畢,再行考慮其他的事宜,將孫傳庭鎖拿進京問罪,萬不能耽誤陝西剿滅流寇的事宜,可令五省總督熊文燦大人移防陝西,壓制流寇的囂張氣焰。。。”
劉宇亮沒有想到,自己的建議被楊嗣昌輕而易舉就否決掉了,而且內閣次輔薛國觀也表示了贊同。
“楊大人,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各鎮的兵力都有些不足,若是不調遣大軍馳援,流寇怕是更加囂張,他日更加難以應對,不知道楊大人是否考慮此事。”
劉宇亮的話語較為客氣,但逼問的意思非常明確。
楊嗣昌不慌不忙,抱拳對著劉宇亮開口了。
“劉大人,下官剛剛已經提出了建議,若是劉大人覺得不妥,儘可以在早朝的時候提出來,下官回去之後,一定仔細思索劉大人的提議。。。”
楊嗣昌明白繼續調遣登萊新軍和遼東邊軍是皇上的意思,但他絕不會開口支援,皇上心急,有時候做事情不顧一切,楊嗣昌可做不到,至於說劉宇亮打算在皇上面前說些什麼,楊嗣昌暫時顧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