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二十二章 加一把火,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之後,史可法抬起頭。
身為遼東巡撫,史可法腦子裡思索的全部都是遼東的民生事宜,其他的事情幾乎就沒有考慮,有些時候就算是想到了,也不會說出來。
今日的情形不一樣了,史可法必須要說出自己的見解。
看了看曾永忠之後,史可法開口了。
“大人,下官主要是考慮民生方面的事宜,剛剛聽了曾先生的分析,下官覺得很有道理,中原已經亂成一鍋粥,可以用赤地千里來形容,皇上和朝廷已經沒有往河南行省派遣官吏,我登萊新軍若是這個時候進擊中原,必定消耗大量的錢財,不僅僅是征伐需要的錢糧,還有穩定地方需要的錢糧,這樣做得不償失。”
“從這一點來說,下官贊同登萊新軍進擊南直隸。”
“南直隸和江浙是大明最為富庶的地方,若是完全掌控了南直隸,等於是掌控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今後我登萊新軍任何的作戰部署,都是從容不迫。”
“當然,若是能夠完全掌控漕運,那我登萊新軍將處於最為有利的地位。”
“掌控了南直隸和江浙一帶,可以保證充足的供給,到時候轉頭面對中原紛亂的局面完全是胸有成竹。”
“大人,下官想到的就是這些。”
史可法說的清楚明白,主要說的都是民生方面的事宜。
吳宗睿微微點頭,看向了廖文儒。
廖文儒看了看眾人。
“大人,屬下贊同曾先生和史大人的建議,不過屬下還是覺得,我登萊新軍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可以發起對張獻忠部的進攻,逼著張獻忠往淮安方向撤離,若是等到張獻忠部攻陷了徐州州城,得到大量的補給,我登萊新軍進攻的難度必定大幅度增加。。。”
吳宗睿聽得很仔細,神情也變得嚴肅。
喬明俊沒有開口說話。
曾永忠再次開口。
“廖都督,張獻忠部進攻徐州州城,張大人和丁大人遲遲沒有增援,眼看著徐州州城陷入到巨大的危險之中,很有可能被張獻忠部攻陷,這等的做法本就是不妥的,待到張獻忠部拿下徐州州城,也許張大人和丁大人會有所震動,但他們依舊不會出擊,而是死守淮安以及鳳陽等地,若是我登萊新軍過早的行動,進入了徐州,最佳的局面就是將張獻忠部攆到淮安去,爾後張大人和丁大人會竭盡全力剿滅張獻忠部,與我登萊新軍就沒有多大關係了。”
“張獻忠部攻陷徐州州城,的確能夠得到大量的補給,士氣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那個時候我登萊新軍進入徐州,面對張獻忠部,會有不小的難度,可我登萊新軍主要的目的並非是與張獻忠部廝殺,而是驅使張獻忠部朝著淮安的方向進攻。”
“所以說,我登萊新軍是不會與張獻忠部過早死拼的。”
“張獻忠部攻陷了徐州,張大人和丁大人沒有馳援,我登萊新軍就有了留在南直隸的理由,就算是張大人和丁大人打敗了張獻忠部,至少我們能夠掌控徐州。”
曾永忠再一次的分析,將理由說的非常透徹了,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登萊新軍要做漁翁。
曾永忠說出了吳宗睿想說的話語。
吳宗睿已下定了決心。
“先生說的很好,李自成和羅汝才在開封府城稱王,對於張國維大人和丁啟睿大人來說,同樣是巨大的刺激,他們會更加的關注張獻忠部,害怕張獻忠部在南直隸稱王,張獻忠部號稱有四十萬大軍,其實際的兵力有三十餘萬,張國維大人和丁啟睿大人掌控的兵力,主要還是南京京營以及漕運兵丁,總兵力不到十萬人,我們知道張獻忠部的戰鬥力不是那麼強悍,可我們也知道,南京京營與漕運兵丁的戰鬥力同樣一般。”
“如此情況之下,讓張獻忠部與南京京營、漕運兵丁廝殺,對於我登萊新軍來說,就是最為有利的。”
“想要讓局勢朝著有利於我登萊新軍的方向發展,我們還需要加一把火。”
“皇上和朝廷不僅僅關注中原的局勢,同樣關注南直隸和江浙的局勢,我們可以透過朝中的大人,向皇上提出建議,督促湖廣各鎮的大軍,集結在東面,隨時做出進擊南直隸的態勢,如此情況之下,我登萊新軍進入徐州的時候,張獻忠唯一的選擇就是朝著淮安或者鳳陽的方向進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