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勝心,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鐸的臉色很不好看,卻不能夠發脾氣。
這是多鐸第一次作為主帥領兵作戰,對手是大明登萊新軍以及大明朝廷的薊遼督師吳宗睿,多鐸和吳宗睿的年級懸殊不大,兩人可謂是同一個層級的較量。
多鐸期盼獲得勝利,希望能夠徹底打敗和剿滅大明的登萊新軍,如果有可能,生擒吳宗睿是最好的,如果做到了,年輕的多鐸就能夠奠定和穩固自己在大清朝廷之中的地位了。
讓多鐸沒有想到的是,阿濟格率領的三萬前軍,居然遭遇到了大明登萊新軍的突襲,被迫撤離,失去了分割包圍和剿滅駐守遼東明軍的機會。
阿濟格率領的三萬前軍,不僅失去了剿滅遼東明軍的機會,還遭遇到大明登萊新軍的突襲,損失了近三千人。
這個損失不小,已經超出了多鐸所能夠承受的範圍。
內心裡面,多鐸對於大明的登萊新軍,以及大明薊遼督師吳宗睿,是看不上的,甚至是不在乎的,出征之前,他與多爾袞也進行了一番分析,兩人都認為,不管吳宗睿如何的厲害,短時間之內都不大可能訓練出來一支強悍的軍隊,大明登萊新軍所依仗的不過是火炮,如果沒有火炮的支撐,大明登萊新軍絕不是八旗軍的對手,可謂是不堪一擊。
所以,出征的時候,多鐸也專門告誡了阿濟格,要注意大明登萊新軍的火炮,遭遇到火炮襲擊的時候,軍士不要慌張,盡力避開,減少損失。
可是阿濟格還是遭受到明軍火炮的襲擊,還是在火炮的襲擊之下被迫撤離,而且撤離的過程之中,還遭遇到了大明登萊新軍騎兵的偷襲,損失慘重。
如果換做其他人,多鐸早就發脾氣,甚至是行軍法了,可是他不能對阿濟格動手。
阿濟格畢竟是多鐸和多爾袞的親哥哥,小的時候,阿濟格還是非常照顧多爾袞和多鐸兩兄弟的,很多時候寧願自己受委屈,也要護的多鐸和多爾袞周全。
多鐸並非沒有頭腦,得益於多爾袞的囑託,他想的很多。
這一次擔任主帥,進擊遼東,多鐸承擔的責任很重大,一方面他要證明自身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要關注到皇太極的戒備。
大清朝廷之中,多鐸和多爾袞兩人都是親王,各自執掌正白旗和鑲白旗,要知道大清王朝最為主要的依靠就是八旗軍,八旗軍將士可以不知道皇上是誰,但絕對知曉旗主是誰。
多鐸、多爾袞和阿濟格三人是親兄弟,多鐸和多爾袞是親王,阿濟格是郡王,三人若是聯合起來,在朝中有著不容小覷的力量,要說皇太極戒備他們三兄弟,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此次多鐸作為主帥,阿濟格作為副帥,率領十萬大軍進擊遼東,務必要取得完勝,要徹底打敗大明登萊新軍,徹底打敗吳宗睿,而且要完全的掌控遼東,如果可能,拿下錦州城與寧遠城,將大明的關寧錦防線直接推至山海關,就完全落實了皇太極部署的戰略。
多鐸認為,阿濟格沒有嚴密戒備,沒有重點關注大明登萊新軍的火炮,沒有聽從他的安排,導致前軍作戰失利,對於進擊遼東的大軍來說,兆頭很不好。
。。。
“大哥,從現在開始,你負責後勤運輸的事宜,務必保證大軍糧草的供給。。。”
多鐸的神色,阿濟格早就注意到了,他不是特別在意,率領的三萬前軍,損失了近十分之一,雖然損失的絕大部分軍士,都是蒙古左右營的軍士,但不管怎麼說,都算是作戰失利。
負責大軍的後勤事宜,與指揮前軍作戰,這是完全不同的檔次。
阿濟格無所謂,但他需要提醒多鐸,登萊新軍騎兵給他的震撼很大,他逐漸改變了對大明登萊新軍的看法,若是有機會與登萊新軍作戰,他絕不會狂妄了。
“三弟,我率領的前軍,沒有能夠抵禦大明登萊新軍的進攻,作戰失利,你還能讓我負責後勤事宜,我沒有任何意見,一定保證大軍糧草的供給。。。”
“現在,前軍和中軍會和了,你馬上就要率領大軍進攻錦州城池和寧遠城池,開始大規模的作戰,按說我本不應該多嘴的,可我還是要說。”
“我已經兩次與大明的登萊新軍作戰,我是看不上明軍的,同樣不在乎登萊新軍,去年入關作戰,我甚至命令軍士寫下了各官免送的木牌子,立在了官道的兩邊。”
“去年入關作戰,因為我的疏忽,大軍遭遇到大明登萊新軍的偷襲,損失慘重,那個時候,我很不服氣,如果不是因為輜重被登萊新軍悉數搶走,我一定會與登萊新軍捉對廝殺,徹底的打敗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