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七章 重點不同,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襄沒有遠大的志向,習慣於隨遇而安,大淩河城之戰後,他的進取心消失殆盡,後金韃子的強悍,讓吳襄絕望,他明確的認識到,不管是遼東邊軍,還是大明各鎮的大軍,根本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廣寧錦遲早保不住,山海關也會被後金韃子拿下,只是看後金韃子究竟什麼時候發起對遼東的全面進攻。

沒有了進取心,隨遇而安,吳襄剩下的事情,就是集聚錢財與享受,出任山海關總兵之後,吳襄開始了毫無顧忌的斂財,山海關駐軍不足五萬人,但是向朝廷稟報的是十萬大軍,不管朝廷如何的拖欠軍餉,都必須按照十萬人的規模撥付軍餉,其中的空餉絕大部分都進入到吳襄的口袋裡面。

登萊新軍進駐遼東,讓遼東的局勢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特別是遼東之戰,登萊新軍大敗後金韃子,總計剿滅後金韃子近六萬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勝利,而後的濟南之戰,登萊新軍再次打敗後金韃子,迫使入關的後金韃子迅速撤離。

局勢的變化,讓吳襄一時間轉不過彎來。

薊遼督師府的手暫時沒有伸向山海關,比起祖大壽和金國鳳等人,吳襄在山海關有著很大的自主權,這期間吳襄收到了皇上的密旨,賦予了吳襄臨機專斷的權力,如果薊遼督師府想要徹底管控山海關,吳襄可以拿出聖旨予以阻止。

老辣狡猾的吳襄,自然明白這道密旨的意思,他是絕不會拿出來聖旨的,如果薊遼督師府打算管控山海關,吳襄會私下裡求見薊遼督師吳宗睿,到了那個時候拿出聖旨,情況一定好一些,畢竟雙方都能夠下臺階。

率領駐守山海關的遼東邊軍進入中原作戰,吳襄也想過山海關的防務問題,為此還專門給留在錦州的兒子吳三桂寫去信函,憑著本能,吳襄感覺到了,吳宗睿已經準備將山海關納入到薊遼督師府的管控範圍,如果吳宗睿動手,一定會激化矛盾,到時候自己表明了態度,其他的事情與自己就沒有多大關係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吳襄可不想捲入到薊遼督師府與朝廷之間的矛盾之中去。

大軍離開山海關,取道北直隸,剛剛進入山西,就接到了五省總督熊文燦的命令,直接進入陝西,負責剿滅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吳襄一點不著急,取道山西進入陝西,一路上不斷向地方官府要求供給錢糧,大軍離開山海關的時候,攜帶的糧草不是很多,沿途地方官府供給錢糧是必須的,皇上的聖旨裡面也有明確的要求,如果哪個地方官員叫苦,吳襄會拿出皇上的聖旨。

一路行軍很滋潤,儘管北直隸和山西不少地方都遭遇到後金韃子的肆虐,好多的地方荒無人煙,斷壁殘垣到處都是,不過吳襄不需要關心這些,他只要在行軍的過程之中,找到地方官府提供錢糧就可以了。

行軍的過程之中,不斷有小股的軍士出去偵查,這些出去偵查的軍士,回來的時候一般都是紅光滿面,以至於後來很多的軍士都主動承擔出去偵查的任務,大軍進入山西之後,幾乎沒有了什麼顧忌,不僅僅是出去偵查的軍士,其他的軍士也變得放肆,沿路的劫掠不算什麼,有時候大軍在城外駐紮,等待地方官府撥付錢糧,軍士會趁機在城外劫掠,甚至可能進入城內劫掠。

吳襄當然知道這些情況,他睜一眼閉一眼,等於不知道。

登萊新軍進駐遼東之後,山海關駐軍受到了極大的約束,口袋裡面的銅板明顯少了,一些軍士開始私下裡埋怨,當兵打仗為朝廷賣命,腦袋時刻栓在褲腰帶上面,多拿一些錢財都不行了,誰還來當兵啊。

吳襄是不可能拿出銀子來安慰軍士的,內心裡面對於薊遼督師府嚴酷的軍令也有埋怨,但絕不敢開口說。

後金韃子入關劫掠,不少京畿之地的百姓被迫逃亡,一些百姓試圖進入遼東躲避和謀生,駐守山海關的軍士終於抓住了機會,藉助甄別的旗號,搜刮百姓的錢財,這樣的情況,吳襄也是知道的,同樣沒有阻止。

讓吳襄萬萬想不到的是,薊遼督師府竟然知道了情況,迅速派遣登萊新軍軍士前往山海關,將參與敲詐百姓的軍士全部抓起來,其中絕大部分都被毫不留情的斬首示眾。

吳襄也被薊遼督師吳宗睿訓斥,要求其好好的整頓軍隊。

吳襄內心的不滿更多,在他看來,軍士私下裡搜刮錢財無傷大雅,要知道那些士大夫家族,明裡暗裡搜刮的錢財更多,人家有護身符,得到大量的錢財什麼事情都沒有,軍士只不過搜刮了幾個小錢,就被殺頭,明顯不合適。

所以大軍離開山海關,進入北方之後,吳襄壓根不關心軍紀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