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見吳宗林出現在山頂,吳宗睿的神色不是很好。
按照原來的計劃,春節過後,吳宗睿就要離開家鄉,趕赴遼東去上任了。
其實朝中的諸多事宜,吳宗睿都很清楚,皇上朱由檢在下旨讓他回鄉省親,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些後悔,數次找到兵部尚書張鳳翼,詢問遼東的諸多事宜,後來甚至找到了內閣首輔溫體仁,同樣是詢問遼東的事宜,這讓溫體仁和張鳳翼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張鳳翼在寫給吳宗睿的信函之中,說到了這件事情,也在信函之中表明瞭態度,希望吳宗睿能夠儘早到遼東去赴任。
十一月下旬,朝中再次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調整。
督查院左都御史唐世濟,被皇上罷免,投入到大牢之中,據傳是因為在為皇上和朝廷舉薦人才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偏差,其實明眼人都清楚,這不過是託詞,唐世濟對於朝中的東林黨人與復社,是明確支援的,因為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打壓,東林黨人與復社成為眾矢之的,一再受挫,其朝中的領軍人物原戶部尚書侯旬,已經被皇上罷免,現在,支援東林黨人和復社的唐世濟,也被罷免和投入到大牢之中,意味著東林黨人與復社的勢力遭受沉重打擊。
唐世濟被免職投入到大牢之中,兵部尚書張鳳翼出任督查院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
兵部右侍郎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
吳宗睿率領的登萊新軍,竭盡全力打敗了入關的後金韃子,讓張鳳翼保住了性命,但並沒有完全消除皇上對張鳳翼的不滿。
一般情況之下,六部尚書與督查院左都御史,如果加太子少保銜,意味著其將要進入到內閣,張鳳翼本就是兵部尚書,可以直接加太子少保銜,進入內閣,現在調整為督查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銜,沒有進入到內閣,這樣的情況,意味著張鳳翼很快會“光榮”致仕。
京畿之地逐漸平定下來,皇上肯定是想到了張鳳翼當初的種種表現,內心的不滿無法壓制下去了,所以等候一段時間,果斷調整張鳳翼的職位,讓其明白其中道理,主動致仕。
楊嗣昌是原兵部左侍郎、三邊總督楊鶴的兒子,楊鶴因為在負責剿滅流寇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失誤,被免職戍邊,崇禎八年病故,楊嗣昌尊禮制辭官歸家丁憂,現如今丁憂並未結束,被皇上和朝廷認命為兵部尚書,可見皇上對其是相當看重和信任的。
皇上的這個認命,讓吳宗睿想到了楊鶴。
楊鶴是著名的清官,清正廉潔,對於自身的要求非常嚴格,在老百姓中間有著崇高的威望,正是因為楊鶴的威望和聲譽,皇上和朝廷讓其出任三邊總督,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卻不知道楊鶴根本不懂兵,也不懂得如何指揮作戰,結果被流寇騙的團團轉,損失了朝廷的錢財和糧食,導致流寇的勢力越來越大。
楊嗣昌與楊鶴不一樣,對於軍事上面的事宜,還是懂的不少,不過根據史書的記載,楊嗣昌也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過於的看重權力,對於威脅到自身利益之人,下手不會留情。
歷史上楊嗣昌最大的最為突出的貢獻,就是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網剿滅流寇的戰略方針,隨著這個戰略方針的全面鋪開,流寇的力量遭遇到沉重打擊,差點被完全剿滅。
張鳳翼即將致仕,以及楊嗣昌的上任,對於吳宗睿來說,短時間之內沒有多大的影響。
朝中早就多事,內閣首輔溫體仁也是岌岌可危,曾經得到朱由檢完全信任的溫體仁,因為被太多人彈劾,一直惴惴不安,想著壓制那些彈劾他的人,侯旬和唐世濟都是其中之一,都是溫體仁想方設法想要去除的對手和隱患,不過誰都清楚,高處不勝寒,溫體仁擔任內閣首輔的時間有些長了,為了能夠鞏固權力,已經在朝中結下太多的怨仇,一旦溫體仁稍稍的露出破綻,必定會遭遇到無法阻擋的進攻。
“宗林哥,朝中的事情有些多,看樣子我無法在家裡過春節,可能要提前到遼東上任。”
吳宗林有些吃驚,看著吳宗睿。
“不會吧,不是皇上讓你回家省親的嗎,怎麼突然變化了。”
“事情總是變化的,我是朝廷命官,很多時候身不由己,這件事情不用多說了,五天之後,我趕赴遼東赴任,夫人留在家裡過春節,春節之後到京城去。”
吳宗林點點頭,不再說話,他很清楚,吳宗睿一旦做出了決定,就不可能改變。
“宗林哥,吳氏家族護衛的事宜,我一直都想著和你說說,卻不知道怎麼開口。”
吳宗睿說到吳氏家族護衛的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