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萬後金韃子進擊遼東的情報,迅速到了京城,到了紫禁城,到了朱由檢的手中。

當年薊遼督師袁崇煥,在後金韃子已經進攻京城的情況之下,依舊懵懵懂懂駐紮在遼東,惹得皇上大怒,也成為皇上處決袁崇煥的重要原因之一,自那以後,遼東的情報蒐集事宜,就迅速了很多。

朱由檢的臉上寫滿了陰雲,他很清楚關寧錦防線的重要性,如果關寧錦防線失守,則京師根本無法保住,整個的北方也處於巨大的危險之中,自崇禎四年以來,後金韃子兩次入關作戰,最終都是撤兵,原因就是關寧錦防線固若金湯,這讓後金韃子在關內沒有立足之地,被迫撤離。

關寧錦防線等同於大明王朝的命脈,等同於大明王朝的江山。

朱由檢的雄心,一度隨著關寧錦防線沉浮,最終消弭於無形。

內閣首輔溫體仁,兵部尚書楊嗣昌,以及剛剛上任的戶部尚書程國詳,一前一後進入了偏殿。

朱由檢看了看進入偏殿的三人,臉是沒有多少的表情。

“楊愛卿,後金韃子進擊遼東,兵部有何應對的良策。。。”

楊嗣昌稍微頓了頓。

皇上首先詢問他楊嗣昌,而不是內閣首輔溫體仁,這已經讓人感覺到奇怪,後金韃子進擊遼東,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都是重大的事宜,按照道理來說,皇上應該將走著發放到內閣,由內閣召集戶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商議如何的應對。

“皇上,臣以為,遼東還是以固守為主。”

楊嗣昌的回答倒是乾脆,這也是內閣首輔溫體仁大人的意思。

朱由檢看向了溫體仁。

“溫愛卿,你意下如何。”

“皇上,不知道鎮守遼東的吳大人,以及遼東巡撫方大人,是什麼想法。”

朱由檢嘆了一口氣,看著溫體仁,再次的開口了。

“吳愛卿的奏摺,僅僅說到後金韃子準備進擊遼東,方愛卿倒是有提議,也是固守錦州、寧遠和山海關等城池。。。”

溫體仁和楊嗣昌的臉上,都沒有多少的表情,他們都察覺到了,遼東的情形不對。

吳宗睿是薊遼督師,手持尚方寶劍,負責遼東的一切事宜,方一藻身為遼東巡撫,參贊軍務,在決斷遼東諸多事宜方面,方一藻應該聽命於吳宗睿,誰知道兩人的奏摺,內容居然不一樣,吳宗睿僅僅是提及遼東有後金韃子進犯,方一藻則提出了固守。

這樣的情形不正常。

雖然方一藻擔任遼東巡撫的時間長達六年,熟悉了遼東的一切情況,可是從職務上面來說,方一藻不應該單獨上奏摺,而是需要與吳宗睿商議,兩人統一意見之後,再行並報。

眼看著後金韃子就要進擊遼東了,吳宗睿和方一藻之間,還不能齊心協力,這豈不是將整個的遼東拱手送給了後金韃子。

具體來說,溫體仁與楊嗣昌的想法又有所區別。

溫體仁是支援吳宗睿的,楊嗣昌則不一定。

剛剛出任兵部尚書的楊嗣昌,期盼掌握更多的權力,對內能夠打敗流寇,對外能夠征服後金韃子,為大明朝廷創造出來一個安寧平和的環境。

對於楊嗣昌來說,掌握權力不僅僅是得到皇上充分的信任,還要能夠降伏諸多掌控兵權的文武官員,武將暫時不用說,需要一步一步來,文官則是首要的清理物件,而太子少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薊遼督師吳宗睿,是第一人選。

吳宗睿掌控登萊新軍,按照朝中大人的理解,登萊新軍的戰鬥力,絲毫不亞於遼東邊軍,而且兵力遠遠多於遼東邊軍,如果兵部能夠讓吳宗睿低頭,服從兵部的調遣,那麼其餘掌控軍權的文官就好辦多了,譬如說洪承疇、盧象升和方一藻等等,比較這些掌控軍權的文官之中,吳宗睿是地位最高的一個,其品階甚至超過了楊嗣昌。

皇上說完之後,楊嗣昌看了看溫體仁,對著皇上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以為,遼東乃是我大明王朝的門戶,絕不能有失,薊遼督師吳宗睿大人剛剛抵達遼東,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對於遼東的諸多情況尚不熟悉,遼東巡撫方一藻大人,駐守遼東已經有六年的時間,熟悉遼東的諸多事宜,此次後金韃子進擊遼東,皇上可下旨,令方一藻大人負責抵禦後金韃子。。。”

溫體仁的臉上,閃現一絲陰霾,很快消失,他想不到楊嗣昌會提出如此的建議。

遼東之地的重要性,巨朝皆知,正因為遼東之地重要,皇上才會專門派遣吳宗睿前往遼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