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汗,變為了大清國的皇帝。
這樣的轉變,意味著大清國正式將大明王朝確立為對手,一山不容二虎,大清國的最終目的,是滅掉大明王朝,一統天下,皇太極也將朝著這個目標,傾盡全力。
大清國是滿人的大清國,也是統領天下、傲然獨立的大清國。
。。。
皇太極登基,成為大清國的皇帝,接下來就是冊封親王、郡王和貝勒等等。
正紅旗、鑲紅旗旗主代善,敕封和碩禮親王,為諸多親王之首,正白旗旗主多爾袞,敕封和碩睿親王,鑲白旗旗主多鐸,敕封和碩豫親王,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敕封和碩鄭親王,皇太極長子豪格,敕封和碩肅親王,代善長子嶽託,敕封和碩成親王。
六大親王處於大清國權力的巔峰。
阿濟格敕封多羅武英郡王。
阿巴泰、杜度敕封多羅貝勒。
這些滿人權貴,組成了大清國權力的基本構架。
范文程被敕封為大學士,在大清國朝廷中,地位最高,得到最多的信任。
當然,皇太極登基,成為大清國的太宗皇帝,與漢人基本沒有多大的關係,這個時候的大清國,是滿人的大清國。
皇太極建國,其禮儀基本仿照大明朝廷,規矩卻非常的嚴格,滿人權貴是大清國的主人,少數的蒙古權貴亦被視作是大清國的主人,色目人、漢人等皆為奴隸,若是得到了主人的賞賜,可以成為奴才,而且這種規矩,永遠的持續下去,不得更改。
。。。
皇太極登基建國的儀式,持續了足足二十五天的時間。
五月初八,大政殿。
大清建國的儀式結束。
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成親王嶽託,武英郡王阿濟格,多羅貝勒阿巴泰、杜度,以及大學士范文程等人,皆在大殿肅立。
皇太極早就籌謀了重大的行動,以慶祝大清建國,今日就是召集眾人前來商議。
皇太極進入大殿,所有人都跪下行跪拜禮。
皇太極揮揮手,示意眾人平身,剛剛登基的他,還不是特別適應這樣的場合。
“朕今日召集諸位,主要是商議進攻大明的事宜,此番進攻大明,是展現我大清國的威嚴,務必取得全勝,此外,朕還考慮,拿下東面的朝鮮,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屢屢騷擾我大清國的後方,拿下朝鮮,我大清國的東面可保無虞。。。”
進攻大明,必定要派遣大軍,派遣大軍就要有統帥。
皇太極早就有考慮了。
“朕決定,以武英郡王阿濟格統帥,以阿巴泰協助,領八旗將士十萬,入關進攻大明。正紅旗、鑲紅旗各出兵兩萬人,正白旗、鑲白旗各出兵兩萬人,鑲藍旗出兵兩萬人,二十天的時間,各旗將士做好一切出徵準備。”
“為了保證阿濟格、阿巴泰率領大軍順利入關,多爾袞和多鐸,領兵佯攻大明的廣寧錦防線,將大明邊軍的軍士,牢牢拖住。”
“進攻朝鮮的事宜,待到阿濟格在大明作戰完畢,再行籌劃。”
。。。
皇太極安排完畢,老辣的代善首先開口。
“臣完全贊同皇上的安排部署,臣覺得,還是要關注大明登萊之地的登萊新軍,防止他們從蓋州和海州等地發起進攻,待到阿濟格在大明作戰完畢,八旗軍征伐朝鮮的時候,首先剿滅駐紮在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等地的登萊新軍。”
皇太極點點頭,其實他也有這樣的想法。
復州、永寧和蓋州等城池,迄今都沒有打量駐紮軍士,就是為了防備登萊新軍。
“二哥說的不錯,朕也考慮過了,征伐朝鮮的時候,朝鮮一定會向大明朝廷求救,大明朝廷必定派遣駐紮旅順島、金州和皮島的登萊新軍馳援,到了那個時候,朕要親領大軍,徹底剿滅登萊新軍。”
。。。
阿濟格和阿巴泰兩人留下,其餘人都離開了大政殿。
一向驕狂的阿濟格,此刻表現特別恭敬。
按說如此重要的戰鬥,任何一位親王都可以領軍,輪不到他這個郡王,偏偏皇上就是安排他做統帥,率領十萬滿八旗軍士。
“十二弟,七弟,此番入關進攻大明,是為了展現我大清國的威嚴,削弱大明實力乃是首要之任務,朕的想法,不必拘泥進攻城池,進攻需要速戰速決,能夠攻下城池更好,不能攻下不必勉強,這點你切記。”
“錢財分配方面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