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見洪承疇,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月初一,皇上的聖旨抵達登州,認命吳宗睿為五省總督,賜予尚方寶劍,可便宜行事,聖旨明確了吳宗睿的職責範圍,全面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若是流寇朝著北直隸、南直隸以及山東等地移動,吳宗睿亦可率領大軍圍剿,並臨時調動地方軍隊。

四月初五,吳宗睿率領七萬登萊新軍將士,朝著河南進發,他的第一站是河南洛陽府城,臨時的五省總督官邸,也設在河南洛陽府城。

吳宗睿的家人,全部都留在登州府城,別離之苦是無法避免的,從這一刻開始,天下沒有平定的時候,吳宗睿與家人註定是聚少離多。

四月十五日,大軍前鋒部隊抵達洛陽府城。

領兵部尚書銜、三邊總督洪承疇,已經提前抵達洛陽府城,正在等候吳宗睿,兩人之間必須有一些基本的交接,洪承疇同樣接到了聖旨,卸去剿滅流寇的作戰任務,專心邊關事宜。

登萊新軍軍營設立在洛陽府城南門外,距離南門約十里地的距離,營地的四周是一大片的空地,先鋒部隊抵達後,需要在這裡搭建房屋,供大軍駐紮。

吳宗睿跟隨前鋒部隊行軍,同樣抵達了洛陽府城。

洛陽府知府等官吏,在南門外迎接。

吳宗睿倒是沒有擺架子,告訴洛陽府知府,必須為登萊新軍提供部分的糧草。

這不是吳宗睿故意為難洛陽府知府,一來為大軍提供糧草,是地方官府的責任,二來登萊新軍出動剿滅流寇,稟報了五省總督臨時官邸設立在洛陽府城的事宜,戶部給予了洛陽府城一些錢糧,至於說數目的多少,不需要吳宗睿關心。

四月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大軍從登州出發,離開登萊之地,沿途看到的景象慘不忍睹,到處都是餓殍滿地,吳宗睿本來還想著撥付部分的糧草予以接濟,後來發現到處都是規模不等的流民,也就放棄救濟的心思,登萊新軍壓根救不了那麼多的流民。

中軍帳在最快的時間建好,吳宗睿的臨時官邸,就設立在中軍帳。

新官上任,職責明確,按說吳宗睿應該要大會各地督撫與將領,安排剿滅流寇的事宜。

吳宗睿沒有這樣的打算,他很清楚,想要打敗流寇,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登萊新軍,其餘各地的大軍,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恐怕要求他們圍堵流寇都有困難。

洪承疇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軍帳當天就建好了,吳宗睿拒絕了洛陽府知府的邀請,留在了軍中。

翌日一大早,劉寧來報,三邊總督洪承疇來到了軍營。

洪承疇進入軍營的時候,眼睛一亮。

昨日登萊新軍的前鋒兩萬人抵達了洛陽府城,按說應該是忙於營地的搭建,四周亂哄哄的才是,可是登萊新軍的軍營,頗為安靜,一眼看不到頭的帳篷全部搭建好了,馬車正在運送木材,看樣子是準備搭建木屋,沒有高聲的喧譁,甚至戰馬都沒有高聲的嘶鳴。

軍士行動迅速,看不見任何一個閒著的人。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洪承疇領兵多年,看見登萊新軍的第一眼,就感覺到不簡單,這是一支軍紀嚴明、戰鬥力強悍的軍隊,難怪登萊新軍能夠在滁州設伏,大敗流寇,生擒高迎祥和馬守應。

內心一直不舒服的洪承疇,總算是有了一絲的安慰,這樣的軍隊,誰率領都能夠獲得作戰的勝利,看看自己率領的大軍,除開少部分的邊軍,其餘的不僅戰鬥力不強,還時常的鬧事,率領如此的軍隊,怎麼可能取得作戰的巨大勝利。

遠遠看見一個年輕人從中軍帳走出來,洪承疇連忙快步往前走去。

“洪大人,在下沒有能夠遠迎,還請見諒。。。”

“吳大人言重了,在下今日特意來拜訪吳大人,希望沒有叨擾。。。”

吳宗睿和洪承疇的臉上,同時露出笑容。

這是吳宗睿第一次見到洪承疇,見到這位明末大名鼎鼎的人物,歷史上的洪承疇,如果松山之戰捐軀,或者寧死不降,將要名垂青史,得到後人的敬仰,可惜洪承疇最終歸順了大清,被列入了貳臣傳,成為一輩子無法洗刷的汙點。

洪承疇歸順大清之後,不遺餘力,出主意想辦法,幫助大清王朝對付大明王朝,加快了大明王朝毀滅的速度,可惜最終也沒有能夠得到皇太極以及順治皇帝的真正信任。

第一次見到洪承疇,吳宗睿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認為洪承疇應該是長得五大三粗,有著過人的氣力,睿智的頭腦,充沛的精力,旺盛的鬥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