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相反為流寇減輕了負擔。
滁州之戰,秦大龍參與了廝殺,和所有人的感覺一樣,他憋足了勁,想著好好的廝殺一番,誰知道戰鬥很快就結束了,預備好的狠勁壓根就沒有發揮出來。
中軍帳,桌上擺著清晰的地圖,地圖上面,已經將流寇分佈的情況標註的很清楚。
站在旁邊的斥候營營指揮使羅典召,一臉的疲憊,連續兩天的時間,他幾乎沒有閤眼,親自帶著一隊斥候,深入到朱連山偵查,將山中的道路標註清楚。
吳宗睿看著劉寧和秦大龍等人,一字一頓的開口了。
“流寇的戰鬥力不強,你們都清楚,但萬萬不要因為其戰鬥力不強,就有了輕視的想法,朝廷之所以稱這些造反之人為流寇,就是因為他們流動作戰,打得贏就大,打不贏就跑,絕不會糾纏,這也是他們自崇禎元年開始造反,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流寇之中的尋常軍士,若是跪地投降,可以放過,但流寇的掌盤子,以及掌盤子身邊的親衛,不準放過,該怎麼做,不需要我再次提醒你們。”
“我們掌握到的情報,賀一龍麾下的流寇,總人數接近五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流寇新營的軍士,賀一龍最為核心的力量,就是五百騎兵,他們曾經依託這五百騎兵,打敗了河南鎮的衛所軍隊,得以長期盤踞在登州和新野一帶。”
“此次的作戰,登萊新軍的主要目標,就是這五百的騎兵。”
“深入朱連山作戰,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作戰的任務主要由步兵營的將士完成,不管流寇逃到朱連山的什麼位置,我們都不能放過。”
“作戰任務很清楚,騎兵營、步兵營以及炮兵營,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配合,務必取得完勝,務必徹底剿滅賀一龍及其麾下的流寇。”
。。。
秦大龍此番率領五百騎兵將士,在朱連山的南面迎戰流寇。
五百人對陣數萬人,儘管對方力量孱弱,但也要格外小心,不要說是數萬人,就算是幾萬頭豬衝過來,也難以應對。
騎兵不能出動太多,否則流寇的老營軍士就不會出擊,到時候,登萊新軍的將士,務必要深入到朱連山,逐個的絞殺流寇,這樣作戰的時間必定延長。
劉寧帶著眾人走出了中軍帳。
“秦大龍,記住,你的任務是引誘流寇老營的軍士出擊,唯有他們出擊了,你的任務才算是完成,不管流寇新營的軍士有多少人,你都要堅持住。”
“流寇沒有弓箭,更沒有火炮,騎兵作戰的時候,保持佇列,不能被流寇衝散。”
“羅典勇,步卒的主要作戰任務,就是深入到朱連山之中,在兩天時間之內,徹底絞殺推入朱連山的流寇,每個將士攜帶的糧草,只能維持兩天的時間,如果不能夠完成作戰任務,我們就無法徹底剿滅賀一龍及其麾下的流寇。”
“羅典召,我知道斥候營的將士很辛苦,但你們不能鬆懈,若是騎兵作戰沒有能夠生擒或者斬殺賀一龍,接下來就該你們出手了。”
。。。
吳宗睿站在中軍帳的門口,看著中軍帳外面不遠處的劉寧等人,看著劉寧再次的囑託,他沒有上前去。
迎面吹來一陣風,地上的落葉被捲到了空中。
吳宗睿搖搖頭,這一次的作戰,炮兵暫時不出動,流寇的戰鬥力不強,採取的是亂中取勝的作戰方式,如果炮兵出擊,流寇恐怕跑的更快。
已經是五月初,登萊新軍的主力雖然在南陽府作戰,剿滅盤踞在南陽的四路流寇,但吳宗睿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北方,皇太極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清國,接下來,為了展現大清國的神威,皇太極將要派遣八旗軍大規模的出擊,入關劫掠,而這一次八旗軍入關作戰,京畿一帶損失慘重,一直到大明王朝轟然倒下,都沒有能夠恢復。
登萊新軍是肯定要前往北直隸作戰的,但不用那麼著急。
歷史的走向已經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領兵部尚書銜、三邊總督洪承疇,主要的作戰任務就是保證邊關的安全,抵禦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在中原剿滅流寇,那麼洪承疇就要率領邊軍,抵禦後金韃子的侵襲。
事態會朝著什麼樣的情形發展,吳宗睿已經無法預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可以肯定的是,不要多長的時間,登萊新軍將要與後金韃子硬碰硬的作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