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失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零二章 陰影,謀明天下,風中的失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朱由檢開口,聲音變得低沉。

“朕的薊遼督師,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就說這袁崇煥,朕將其當做兄弟,賜予尚方寶劍,恨不得傾其所有的信任他,可他做了一些什麼,不請旨斬殺左都督毛文龍,暗地裡將糧草賣給後金韃子,皇太極領兵都抵達西直門了,他還在山海關,所謂的關寧鐵騎,只認得袁崇煥,不知道聽從朕的號令,朕將袁崇煥押入大牢之中,關寧鐵騎居然準備造反,朕只是覺得可笑,想起袁崇煥在朕面前誇下的海口,五年之內徹底剿滅後金韃子,朕還那麼相信他。。。”

“朕很尊重孫承宗老大人,孫老大人守衛遼東的時候,朕一點都不擔心,大淩河城之戰,孫老大人舉薦的人,朕全部都用了,可大淩河城之戰的慘敗,讓朕寢食難安,朕知道,大淩河城之戰的慘敗,不完全是孫老大人的責任,可孫老大人難辭其咎。。。”

“吳宗睿的能力不錯,打造的登萊新軍,戰鬥力強悍,能夠與後金韃子周旋,朕應該是大為舒心的,朝廷總算是有了中流砥柱,遼東總算是可以穩定了,原登萊巡撫孫元化,與吳宗睿無法比較,可不知道為什麼,朕從吳宗睿的身上,看到了袁崇煥的影子,吳宗睿麾下的登萊新軍,從未向朕提出什麼要求,從未要過軍餉和糧草,這登萊新軍,就好比是吳宗睿個人的軍隊,與朕和朝廷沒有任何的關係。。。”

說到這裡,朱由檢看了看規規矩矩站立的王承恩和曹化淳。

“承恩,曹化淳,你們說說,朕該怎麼對待吳宗睿,該怎麼穩定朝廷的局勢。。。”

朱由檢說的是肺腑之言,他對朝中的文武大臣幾乎要絕望了,繼位十二年了,總是希望發現人才,可惜這麼多年過去,周延儒、溫體仁、張至發等等,總是讓他失望。

楊嗣昌的確不錯,可惜這樣的人太少了。

王承恩看了看曹化淳,說起來王承恩曾經是曹化淳的下屬,奉命進入信王府,跟隨在朱由檢的身邊,只是朱由檢登基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承恩得到了朱由檢完全的信任,曹化淳反而疏遠了一些。

曹化淳也看向了王承恩,按照規矩來說,王承恩是秉筆太監,是太監中的第一人,自然應該先開口回答皇上提出的問題。

王承恩和曹化淳目光對視,瞬間明白其中意思。

“皇上,臣以為,不用過於擔心吳宗睿,張至發大人說的有道理,遼東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吳宗睿率領登萊新軍在遼東抵禦後金韃子,必定成為皇太極的眼中釘,皇太極絕不甘心吳宗睿在遼東坐大,那樣後金和皇太極豈不是危險了,正如皇上所言,讓皇太極和吳宗睿相互消耗,待到他們兩敗俱傷,就是皇上懲戒吳宗睿的時刻。”

“至於說登萊新軍沒有消耗朝廷的錢糧,臣覺得是好事情,就讓吳宗睿去想辦法,維持登萊新軍的開銷,臣就不相信了,吳宗睿有三頭六臂,能夠憑空籌集錢糧,。而且吳宗睿還要鞏固廣寧和西平堡城池,修建大淩河城,這都需要大量的錢糧。”

“吳宗睿若是能夠想到好的辦法,也不至於用俘虜去交換錢糧,至於說吳宗睿是不是想著造反,臣斗膽了,臣以為,吳宗睿不敢造反,不管是朝廷之中,還是百姓,不可能支援他吳宗睿。”

“臣以為,皇上可抓住這個時機,令楊嗣昌大人督促五省總督熊文燦大人,儘快的剿滅流寇,只要徹底剿滅流寇,穩定了內部,皇上就可以騰出手來,關注遼東,關注吳宗睿,關注登萊新軍。。。”

王承恩說的很直接,這也是他在皇上面前說話的習慣。

王承恩說完之後,曹化淳略微沉吟了一下,才慢慢開口。

“皇上,臣覺得王大人說的有理,臣沒有太多補充,只有一個建議,朝廷可以派遣官員到遼東去,盯住吳宗睿的行蹤,亦可以派遣錦衣衛到遼東去。。。”

曹化淳說完之後,餘光掃了王承恩,他的眼神有些複雜。

朱由檢不斷點頭,臉上的神色緩和了很多。

“一語點醒夢中人啊,要不是你們說,朕還真的想不明白,承恩,你說的很好,朕沒有必要那麼擔心。。。”

曹化淳低下頭的時候,王承恩再次開口。

“皇上,臣覺得,張溥大人和吳偉業大人的行蹤,也需要關注,臣不相信張溥和吳偉業彈劾吳宗睿,是為了皇上和朝廷。。。”

朱由檢看著王承恩,略微的楞了一下,陷入到沉思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